清晨的薄雾还没褪尽,环球金融中心的玻璃幕墙就已反射出刺目的光。吴梦琪坐在工位前,指尖悬在鼠标上,迟迟没勇气点开王强的回复邮件。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成 9:03,距离她发送证据已经过去整整两小时 —— 那些聊天记录截图(张莉说 “保证半小时内发出去” 的承诺赫然在列)、未发送的邮件后台记录(显示文件在张莉电脑里躺了 72 小时),还有技术部老周偷偷给的 “暂缓” 指令截图,此刻像堆烧红的烙铁,烫得她手心冒汗。
“再等等。” 她对自己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封面。第 37 页上,李姐的 “避坑笔记” 写着:“王经理处理亲戚问题时,通常会滞后三小时回复 —— 给对方留足通气时间。” 这句话是上周在山城步道的老茶馆里,李姐用铅笔写的,字迹被茶水洇得有些模糊,却比任何警告都更锋利。
手机突然震动,是王强的微信消息,只有短短一行字:“工作难免有疏漏,张莉也不是故意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拿下客户,你多担待点。” 后面跟着个 “奋斗” 的表情,黄色的小人举着杠铃,在吴梦琪眼里却像个嘲讽的笑脸。
“疏漏?” 她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周围同事纷纷抬头,李伟啃包子的动作顿在半空,嘴角还挂着油星。吴梦琪抓起打印出来的证据,纸张边缘被捏得发皱 —— 张莉在 7 月 12 日 9:07 发送的 “暂缓” 邮件,时间戳清晰得像刀刻,正好是她在技术部对峙的那一刻;聊天记录里 “我这就发” 的承诺重复了六次,每次间隔不超过两小时。这些哪里是疏漏,分明是处心积虑的拖延。
“梦琪,咋了?” 隔壁桌的大姐怯生生地问,手里的计算器还停在 “提成计算” 页面。
吴梦琪没说话,抓起帆布包就往电梯间走。包里的方案册硌着肋骨,方案中 “动态配送矩阵” 被红笔标满了批注,那是她熬三个通宵算出的最优路线 —— 早高峰走长江索道(7:00-9:00)、午间用冷链车(12:00-14:00)、夜间启用摩托车队(22:00-2:00),这些被张莉称为 “花里胡哨” 的细节,此刻正硌得她生疼。
王强的办公室在 55 层,门口的绿植叶片上积着层薄灰。吴梦琪刚要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张莉的笑声,像串银铃滚过瓷盘,尖锐得刺耳。“王经理您放心,赵总那边我已经打点好了,下周带投资人去洪崖洞看快闪店,保证一次性通过。”
“还是你办事靠谱。” 王强的声音带着笑意,“那个吴梦琪,太死板,非要搞什么磁器口调研,不知道现在投资人就爱看网红打卡点?”
“年轻人嘛,总得摔几次才懂。” 张莉的声音突然压低,“不过她好像有点不高兴,昨天还去技术部翻记录……”
吴梦琪的手僵在门把上,指节泛白。走廊的空调出风口正对着她的后颈,冷风像条蛇,顺着衣领钻进后背,冻得她指尖发麻。原来王强不是没看见证据,是根本不在乎;张莉的 “通气时间” 也不是三小时,是从她发送邮件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王强正往张莉的杯子里续茶,碧螺春的茶叶在热水里舒展,像只慵懒的绿虫。张莉穿着那件藕粉色连衣裙,领口别着枚栀子花胸针,看见吴梦琪进来,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随即又化开成更甜腻的弧度:“梦琪来了?正好,我们在说下周的方案 ——”
“王经理,” 吴梦琪打断她,把证据拍在茶几上,纸张散开的瞬间,张莉与李伟的聊天记录 “把她弄走项目就归我们” 那行字,正好落在王强面前,“这些不是疏漏,是张莉故意拖延。”
王强的目光在纸上扫了一圈,端起茶杯的手顿了顿,随即又恢复如常。“我知道了。” 他呷了口茶,茶渍在杯壁上留下圈黄印,“工作上的摩擦难免,张莉也承认她忘了发邮件,下次注意就是。”
“忘了?” 吴梦琪的声音陡然拔高,“她不仅没发邮件,还让技术部暂缓对接,甚至跟李伟说要把我弄走 ——”
“哎呀梦琪,” 张莉突然拉住她的胳膊,栀子花香水味猛地涌过来,“都是同事,何必说这么难听?我跟李伟就是开玩笑……”
“玩笑?” 吴梦琪甩开她的手,证据散落一地,其中张莉在洪崖洞谈判时打断她的录音记录,正对着王强的皮鞋,“赵总项目的核心功能被你们弄成这样,你跟我说是玩笑?”
王强突然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 “咚” 的一声。“够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吴梦琪,我看你是最近压力太大了。张莉已经道歉了,这事就到此为止。” 他看了眼腕表,“我还要跟张莉讨论下周的汇报方案,你先回去工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