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的主会场里,中央空调的冷气混着咖啡香在穹顶下盘旋。吴梦琪坐在后排的工作人员席位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李姐给的薄荷糖 —— 张哥造成的咖啡渍虽然已用湿巾处理过,但炭灰色西装的前襟仍留着浅褐色的印记,像块顽固的伤疤。
论坛进行到下半场,主持人正用圆润的嗓音介绍下一位嘉宾:接下来有请重庆大学市场营销系的周教授,为我们带来《制造业品牌在地化传播》的主题分享...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后台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吴梦琪抬头时,正看见王强脸色铁青地从侧幕条走出来,领带歪在一边,手里攥着部不断震动的手机。小吴,你过来一下。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喉结在紧绷的脖颈上滚动。
吴梦琪的心猛地一沉,快步穿过过道。后台的阴影里,几个会务人员正围着位戴眼镜的老者慌乱地忙碌,有人举着速效救心丸,有人对着对讲机大喊 叫救护车。周教授瘫坐在折叠椅上,脸色苍白得像宣纸,嘴角挂着未说完的话。
周教授突发心梗,已经送医院了。 王强的手指关节捏得发白,他的助理说,演讲稿在教授的加密 U 盘里,现在联系不上家属。 他指着主会场的方向,下一个环节就是他的演讲,现在临时取消会影响整个论坛的节奏,董事长还在台下坐着。
吴梦琪的目光扫过会场入口,董事长正和重庆机床集团的张总低声交谈,银灰色的头发在顶灯照射下泛着冷光。王经理,要不找其他嘉宾临时顶替?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指尖又摸到了口袋里的薄荷糖。
都问过了,张总他们下午还有企业走访,时间赶不上。 王强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掌心的温度烫得像火,小吴,只有你能上。你做的火锅数字化项目里,就有品牌在地化的案例,而且你刚才处理张哥那事的冷静劲,我都看在眼里。
我不行啊王经理! 吴梦琪下意识地后退,高跟鞋在地毯上蹭出褶皱,我没准备演讲稿,而且台下都是制造业的大佬...
来不及了! 王强把她往侧幕条推,你就结合李子坝轻轨那个案例讲,把城市地标和产品营销结合起来,这是你的强项。 他塞给她一个平板电脑,这是周教授的演讲提纲,你快速过一遍,重点讲 在地化 这个词。
主持人的声音再次传来: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周教授 —— 话音在空旷的会场里悬着,带着尴尬的回响。吴梦琪深吸一口气,剥开薄荷糖塞进嘴里,清凉的刺激让她打了个激灵。
大家好,非常抱歉,周教授突发身体不适,接下来由我代表鼎盛商贸,和各位分享一些关于 城市地标式营销 的实践思考。 吴梦琪握着话筒走上台时,感觉双腿像灌了铅。聚光灯在她脸上炸开,台下的人影模糊成黑压压的一片,只有第一排的董事长正襟危坐,目光像探照灯般落在她身上。
她颤抖着点开 PPT,首页的 制造业品牌在地化传播 几个字刺得眼睛生疼。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突然停在自己昨晚临时添加的页面 —— 那是张李子坝轻轨穿楼的航拍图,列车正像银蛇般钻进居民楼,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旁,巴渝红火锅的门店招牌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其实在准备这次论坛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重庆的制造业品牌,该如何像李子坝轻轨一样,成为自带流量的城市地标? 吴梦琪的声音渐渐平稳,薄荷糖的清凉顺着喉咙往下淌,上个月我们在洪崖洞做火锅底料直播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当我们把底料包装设计成吊脚楼造型,并在直播背景里植入长江索道时,转化率比普通直播间高出 37%。
台下传来细碎的议论声。吴梦琪看见重庆机床集团的张总正和旁边的人点头交谈,心里稍微安定了些。她切换到下一张 PPT,屏幕上跳出两组对比数据:解放碑每天的人流量约 20 万,其中 30% 会驻足观看商业展演;而我们在解放碑投放的智能机床模型展示,吸引了 45% 的路人停留,这说明工业产品同样能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她的指尖在触控板上滑动,调出更详细的图表:就像李子坝轻轨穿楼这个奇观,本身不产生直接收益,但它带动的餐饮、零售消费,每年为渝中区创造超过 2 亿的经济效益。我们的制造业产品,为什么不能成为这样的 流量入口
聚光灯突然暗了些,吴梦琪这才发现自己的额角沁出了汗珠。灯光在汗珠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撒落在皮肤上的星子。她抬手抹汗时,瞥见 PPT 已自动翻到洪崖洞夜景页 —— 吊脚楼的灯火在屏幕上明明灭灭,与会场的顶灯交相辉映。
比如我们正在服务的巴渝红火锅, 吴梦琪的声音里注入了更多底气,他们的底料工厂原本藏在工业园区,我们建议他们开放部分生产线作为 工业旅游景点 ,游客可以亲眼看到辣椒筛选、牛油熬制的全过程,临走时带走印有洪崖洞图案的定制底料。这个项目实施三个月,工厂旅游带来的销售额占比从 5% 提升到 18%。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