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图书馆时,吴梦琪特意绕到后院。陈总正蹲在墙角指挥工人安装新的排水管,他手里的卷尺在阳光下划出银线,测量的动作精准得像在绘制工程图。
“陈总好!” 她鼓起勇气打招呼,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有些发飘。
陈总抬头时,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满是泥土的工装上。“是小吴啊。” 他的笑容里带着惊讶,手指在排水管接口处比划着,“这墙角的密封没做好,每年下雨都渗水。”
吴梦琪的心跳突然加速,脱口而出:“我们的密封材料能解决这个问题 —— 就像李子坝轨道的伸缩缝处理,既防水又不影响结构伸缩。”
陈总的眼睛亮了下,手里的卷尺停在半空:“你对轨道技术很感兴趣?”
“看了您发表的论文,特别受启发。” 她的声音有些发紧,手心的汗把手机壳浸得发潮。远处的轻轨刚好驶过,轰隆声里,她听见自己说:“我想把这种技术用在图书馆的方案里,不知道您愿不愿意给点建议?”
陈总低头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阳光:“明天上午来我办公室 —— 我给你看些轨道减震的原始数据。”
周日的出租屋,晨光从窗帘缝里钻进来,在方案初稿上投下细细的金线。吴梦琪用红笔圈出需要修改的部分:“增加防潮测试数据”“补充古籍修复室的特殊防护方案”“用轨道减震原理重新解释材料弹性”。
手机在这时震动,李姐发来的新闻报道躺在屏幕上。2018 年的标题触目惊心:《图书馆古籍受潮霉变,修复损失超百万》。配图里,陈总站在发霉的书架前,眉头拧成个川字。
吴梦琪突然明白陈总为什么对防火等级和防潮性能如此执着。她翻出公司的材料检测报告,在 “耐水性测试” 那页用荧光笔标注:“浸泡 72 小时无变形,吸水率<3%”,旁边贴上从新闻里打印的发霉书架照片,形成鲜明对比。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强,她把方案拿到阳台修改。晾衣绳上的白衬衫随风摆动,影子投在图纸上,像片移动的云。吴梦琪咬着笔杆思考,突然抓起马克笔,在方案里画了个对比示意图:左边是普通密封材料在梅雨季的状态,右边是鼎盛产品的防潮效果,中间用箭头标注 “就像重庆的吊脚楼,既通风又防雨”。
楼下的火锅店传来老板娘的吆喝:“毛肚要七上八下才够脆!” 吴梦琪的思路豁然开朗 —— 做方案不也像烫毛肚?得掌握好火候,既不能太生涩,也不能过度加工。
傍晚时,李姐突然发来视频通话。镜头里,她正翻着本厚厚的《古建筑材料手册》,手指在 “木材防护” 那页滑动:“陈总年轻时参与过湖广会馆的修复,对传统工艺特别执着 —— 你在方案里加段‘现代材料与传统工艺的结合’,肯定能打动他。”
吴梦琪赶紧在方案末尾加了页,用毛笔字体写着:“如湖广会馆的木构榫卯,我们的密封材料既是现代技术的结晶,亦传承着‘严丝合缝’的古法智慧。” 写完才发现,手因为激动在微微发抖。
周一清晨的解放碑,晨雾还没散尽,吴梦琪已经站在鼎盛商贸的门前。她手里的方案用红丝带仔细捆好,封面的轻轨插画在朝阳下泛着柔和的光。路过报刊亭时,她买了份《重庆建筑报》,头版正是陈总接受采访的报道,标题是《让老建筑在现代技术里重生》。
办公室的同事陆续到岗,张哥看到吴梦琪手里的方案,嘴角撇出抹嘲讽:“又在做无用功?” 他的公文包里露出半截高尔夫球杆,大概是要去陪客户打球。
吴梦琪没接话,只是轻轻抚摸着方案封面。经过茶水间时,李姐往她手里塞了颗薄荷糖,青柠味在舌尖散开的瞬间,她仿佛看到陈总办公室的灯光,看到李子坝轻轨的晨光,看到那些在深夜里反复修改的图纸,都化作了此刻方案上跳动的字符。
她把方案放在桌上,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照进来,在 “古籍修复室防护方案” 那页投下道金线。吴梦琪掏出手机,给陈总发了条短信:“陈总,修改后的方案已准备好,里面有关于湖广会馆修复工艺的思考 —— 期待您的指点。”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轻轨刚好驶过,在玻璃幕墙上投下飞速移动的影子。吴梦琪望着方案上那幅李子坝轻轨的插画,突然觉得,这不仅仅是份销售方案,更是封写给重庆的情书 —— 关于坚韧,关于智慧,关于那些在缝隙里也要努力绽放的生命力,就像轨道缝里钻出的三角梅,也像此刻的自己。
桌上的咖啡已经凉透,但吴梦琪的心里却燃着团火。她知道,这份凝聚了深夜灯火、晨光灵感和无数次修改的方案,终将像李子坝的轻轨那样,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稳稳地驶向远方。
喜欢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