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 章:准备就绪,暗潮涌动
午后的阳光透过筹备处的窗棂,在 “活动流程表” 上投下菱形的光斑,却驱不散路智心头的阴霾。街头百姓热议盛会的喧嚣还萦绕在耳边,可指尖划过 “安保预案” 四字时,依旧泛起一阵凉意。他刚迈出茶馆,就见李大人的官轿停在巷口,老大人掀帘而下,朝服的绯色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眼神却带着与他如出一辙的凝重。
“路公子,宣传虽火,却也引来了豺狼。” 李大人将一封密信塞到他手中,信纸粗糙,墨迹潦草,“这是玄影阁传来的消息,孙富联络了城西的‘黑风寨’,要在盛会当天动手。”
路智展开信纸,“搅乱会场,嫁祸路智” 八个字刺得他眼眶发疼。指尖攥紧信纸,纸页边缘硌得掌心发疼 —— 孙富果然要铤而走险,这场凝聚了众人心血的盛会,竟成了他孤注一掷的赌局。“李大人,安保方面……”
“禁军已增派百人,玄影阁也会派二十名死士潜伏在人群中。” 李大人打断他,声音压得极低,“但黑风寨的人混在百姓里,防不胜防。我们能做的,只有让筹备工作更周密,不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路智深吸一口气,将密信揉成纸团塞进袖中:“我去雅音琴坊确认琴师们的行程,您再对接内务府,把核心区域的守卫再加三层。” 他转身踏上青石板路,阳光虽暖,却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 仿佛有无数双眼睛,正躲在暗处盯着他。
一、雅音琴坊:琴音定魂,终下决心
雅音琴坊的翠竹在午后风中摇曳,竹叶摩擦的 “沙沙” 声与悠扬的琴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安抚曲。路智刚踏入巷口,就见柳儿抱着一把古琴站在门口,裙摆上的墨竹刺绣被阳光染得发亮:“路公子!坊主终于松口了!”
琴坊内,桐木琴香混着淡淡的茉莉香扑面而来。苏婉正坐在案前,用细砂纸打磨着新换的蚕丝弦,指尖划过琴弦的动作轻柔而专注。见路智进来,她抬起头,鬓角的银丝在光线下格外清晰,眼神却比往日坚定了许多:“路公子,前日你说的江南蚕丝,我已验过,确实是上等货。”
她放下砂纸,拿起案上的 “流泉” 古琴,琴身泛着温润的光泽,琴尾刻着的 “知音” 二字已有些模糊:“这把琴陪了我三十年,当年我师父说,琴音是文化的魂魄,只要琴音不断,文脉就不会断。” 她轻轻拨动琴弦,一声清越的琴音在室内回荡,“雅音琴坊十八个琴师,明日都会到场,就算真有危险,我们也要让《高山流水》的旋律,传遍静思园的每一个角落。”
路智心中一暖,躬身行礼:“苏坊主,多谢您。明日核心区域有禁军守卫,琴师们的安全绝不会出问题。”
“我知道。” 苏婉笑了笑,从案上拿起一叠琴谱,“这是我们连夜抄录的《梅花三弄》《广陵散》,准备在盛会后免费发放给百姓。琴艺不是文人的专利,是所有人的文化。”
柳儿抱着古琴凑过来,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划:“路公子,我们还准备了‘琴音传情’环节,让百姓点曲,琴师演奏 —— 这样才像‘百姓的盛会’。”
路智看着案上的琴谱、墙上的告示、姑娘们眼中的期待,心中的阴霾散去了些许。他接过琴谱,指尖触到墨迹未干的纸页,带着温热的触感 —— 这便是文化的力量,哪怕前路有刀光剑影,也能凝聚起跨越恐惧的勇气。
二、静思园:旧园焕新,暗藏杀机
三日后的清晨,静思园的朱漆大门缓缓推开,露出里面焕然一新的景致。青石板路已被冲刷干净,杂草被清除殆尽,露出了当年精心铺设的云纹图案;湖心亭的飞檐下挂起了红色的灯笼,灯笼上 “琴棋雅韵” 四字是林伯的手笔,墨香混着灯笼纸的竹香,在空气中弥漫;墨韵堂内,顾炎武先生送来的《论语》孤本被放在紫檀木案上,盖着明黄色的防尘布,旁边陈列着历代琴谱棋谱,书页被阳光晒得微微卷曲。
“路公子,琴艺区的八张古琴都调试好了!” 柳儿的声音从湖心亭传来。路智循声走去,只见八张古琴一字排开,有桐木的、梓木的,还有珍贵的金丝楠木琴,琴身上都系着红色的绸带,在风中轻轻飘动。柳儿正拨动其中一张 “流泉”,琴音清越,与湖水流淌的 “哗哗” 声相映成趣,像极了伯牙与子期相遇的场景。
“棋艺区的棋桌也摆好了!” 林伯的声音从西侧回廊传来。路智快步走去,只见二十张梨花木棋桌整齐排列,棋盘是上等的玉石制成,黑白棋子放在犀牛角棋罐中,拿起一枚棋子,温润的触感从指尖蔓延至心底。林伯正和几个弟子摆放棋谱,墙上贴着 “楚河汉界”“星罗棋布” 等书法作品,都是京城书生们自愿送来的。
“内务府的人来了!” 陈三掌柜的喊声打破了宁静。路智转头望去,刘太监带着十几个宫人走来,宫人们捧着宫灯、香炉,还有皇帝御赐的 “文脉永续” 匾额,檀香从香炉中袅袅升起,与园内的草木香混在一起,添了几分庄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