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宣传计划,矛盾又起
路智揣着那叠写得密密麻麻的宣传文案,走出商界联盟大门时,寒风卷着碎雪扑在脸上,像细小的冰针。文案的纸页被他按得发皱,边角处还留着墨渍——那是他昨晚在琴棋巷的油灯下改到后半夜的痕迹,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过,甚至为了确认《琴史》中“蔡邕制焦尾琴”的典故,特意跑了一趟文庙,找老学者核对过细节。
怀里的木盒碎片贴着胸口,温热的触感却压不住心头的不安。上次与钱管事的协调只是暂时缓和,孙富这关才是真正的难关。他太清楚孙富的性子——眼里只有“现钱现货”,若文案里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商业利益,这场争执恐怕比上次更激烈。
雪下得越来越密,路智的青布长衫很快就沾了一层白霜。他加快脚步往回走,路过城南广场时,忍不住驻足望去——几个工匠正搭着木质展架,绸缎庄的云锦已经挂在旗杆上,红底金线的“商界联盟”四个字在雪地里格外扎眼。他想起文案里写的“琴音绕梁,棋韵传情,共赴一场千年文化之约”,忽然有些恍惚:这样的句子,在孙富眼里,恐怕只是没用的空话。
回到暂居的小院时,柳儿正蹲在廊下整理刚收回来的古籍残页,见他回来,连忙起身递过一块干布:“路公子,雪下这么大,怎么不撑伞?快擦擦,别冻着了。”她瞥见路智怀里的文案,眼神亮了亮,“文案写好了?明天就能拿去印了吧?”
路智接过干布,擦了擦脸上的雪水,却没敢点头:“明天要先给孙富过目,他要是不同意,还得改。”他把文案放在廊下的石桌上,展开最上面一页,指着其中一段给柳儿看,“你看这里,我写了‘活动当日,雅音琴坊琴师将演绎《梅花三弄》,现场讲解琴曲中“疏影横斜”的意境;清风棋社老社长会复盘南宋“吴清源对秀策”的经典棋局,教百姓简单的定式’,这样能让百姓知道活动有实实在在的文化内容,才会愿意来。”
柳儿看着文案上工整的小楷,指尖轻轻拂过“吴清源对秀策”的字样,眼里满是期待:“写得真好,这样一来,肯定有很多人想来看。”
路智却笑不出来,只是把文案重新叠好,小心地放进怀里:“但愿孙富也这么想吧。”
次日清晨,雪停了,天空却依旧是铅灰色的。路智早早来到商界联盟,孙富的办公室在大院最深处的阁楼里,需要穿过三道回廊。回廊两侧的雪地里,佣人正忙着清扫,铁锹铲雪的“哗啦”声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刺耳。
“路公子,孙会长在里面等你。”阁楼门口的侍卫推开雕花木门,一股混合着龙涎香与墨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与钱管事的会议室不同,孙富的办公室更显奢华,却也更冰冷——书架上摆着的大多是烫金封面的账册,只有角落里放着两本蒙尘的古籍,像是随手丢弃的摆设;宽大的紫檀木书桌后,孙富正低头拨弄着鎏金算盘,算珠碰撞的“噼啪”声,比寒风更让人紧张。
“孙会长。”路智走上前,将文案轻轻放在桌角,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恭敬,“这是此次活动的宣传文案,重点突出了琴棋文化的特色,也提到了联盟商家的支持,您过目。”
孙富没有抬头,只是从算盘上移开手,拿起文案随意翻了两页。他翻页的动作很快,指尖划过“蔡邕制焦尾琴”“围棋定式传承”的字样时,连停顿都没有,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
“啪”的一声,孙富将文案扔回桌上,声音瞬间冷了下来:“路公子,你这是拿我当傻子耍?”
路智心中一紧,连忙解释:“孙会长,我没有……这文案是为了吸引百姓参与,只有让他们知道活动有文化内涵,才会愿意来现场,到时候商家的宣传才能有效果。”
“文化内涵?”孙富终于抬起头,眼神像淬了冰,“我投了钱,不是让你去讲什么‘焦尾琴’‘围棋定式’的!百姓来不来,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他们来了之后,能不能买我的绸缎、我的茶叶、我的珠宝!你这文案里,提了多少次‘商界联盟’?提了多少次‘绸缎庄’?翻来覆去都是些没用的典故,你觉得能卖出东西?”
他指着文案里“共赴千年文化之约”的标题,语气更沉:“我要的是‘买绸缎送琴谱复刻本’‘买茶叶赠围棋体验券’!是‘商界联盟独家赞助,全场商品八折’!不是这些虚头巴脑的‘之约’!”
路智的手指攥紧了衣角,后背的伤口又开始隐隐作痛,却还是硬着头皮反驳:“孙会长,上次琴棋巷的活动您也听说了——百姓是因为喜欢琴棋文化才来的,来了之后才会关注周边的商铺。若是文案里全是促销信息,百姓会觉得这只是一场‘商家甩卖’,反而不会来。”他顿了顿,想起那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又补充道,“有个小贩只是在活动现场跟着琴音吆喝,糖葫芦就卖得比平时快两倍,这就是文化带来的吸引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