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右侧的侍卫突然开口,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些:“看你也不像闹事的人,要是你能说出李掌柜的具体名号,比如他管哪个铺子,做什么生意,我们或许能帮你通报一声。要是李掌柜真认识你,说不定会愿意见你。”
路智心中一动——他想起李掌柜说过,他管着城南的“珍宝阁”,主营文房四宝和古籍字画。“我认识的是城南‘珍宝阁’的李青山掌柜,上次活动的紫檀木棋盘和前朝蚕丝,都是他帮忙协调的。”
两名侍卫对视一眼,左侧的侍卫点点头:“你在这等着,我去通报一声。要是李掌柜说不认识你,你就赶紧走,别在这耽误事。”说罢,他转身推开侧门,走了进去。
路智站在门口,心跳得飞快。他望着门内幽深的庭院,能隐约看到里面的假山和池塘,却看不到半点人影。阳光渐渐升高,照在他身上,后背的伤口被汗水浸得发疼,他却不敢动,生怕错过侍卫出来的身影。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侧门终于再次打开,那名侍卫走出来,脸上带着不情愿的神色:“算你运气好,李掌柜说认识你,还特意跟孙会长的管家说了情,让你进去。不过你记住,只能在议事大厅等着,不许乱逛,要是敢惹孙会长不高兴,有你好果子吃。”
路智心中大喜,连忙道谢:“多谢大哥,我一定守规矩。”
跟着侍卫穿过庭院时,路智忍不住打量四周——庭院里种着名贵的海棠和玉兰,石板路上铺着花纹精美的鹅卵石,池塘里的锦鲤悠闲地游着,岸边的亭子下,几个穿着锦袍的掌柜正围着一张石桌喝茶,谈笑风生。这奢华的景象,与琴棋巷的简朴形成鲜明对比,也让他更加清楚:想要说服这些以利益为重的商人支持文化复兴,绝非易事。
议事大厅比路智想象的还要奢华。地面铺着从西域运来的大理石,光可鉴人,墙壁上挂着南宋画家的真迹,画框都是鎏金的;正前方的主位上,放着一把铺着白虎皮的太师椅,椅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正是孙富。
孙富约莫五十岁年纪,身材微微发福,穿着一件紫色的云锦长袍,腰间系着一条玉带,上面镶嵌着一颗鸽蛋大的翡翠;他的手指上戴着三枚戒指,一枚是祖母绿,一枚是和田玉,还有一枚是赤金的,正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的翡翠扳指,眼神淡淡地扫过路智,带着审视和傲慢。
“你就是路智?”孙富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李青山说你要跟我谈合作?什么合作,说吧。”
路智走到大厅中央,再次拱手行礼,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孙会长,在下此次前来,是想恳请商界联盟支持文化复兴事业。如今中华文化式微,古籍流失、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在下与武林盟、雅音琴坊合作举办了一场文化活动,虽有成效,却因资金和资源有限,难以持续。贵联盟掌控着京城乃至全国的商业资源,若能出手相助,不仅能让文化得以传承,更能为联盟带来可观的利益,可谓一举两得。”
孙富听到“利益”二字,眼中才闪过一丝兴趣。他放下扳指,身体微微前倾:“哦?你倒说说,能带来什么利益?我商界联盟做事,只看实在的好处,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传承’。”
“首先,文化活动能吸引大量百姓参与。”路智连忙说道,“上次活动,光是琴棋巷就来了上千人,若是能扩大规模,联合各地商埠举办,百姓参与时必然会消费——笔墨纸砚、古籍字画、甚至相关的绸缎服饰,这些都能带动联盟旗下店铺的生意。比如李掌柜的‘珍宝阁’,上次活动后,文房四宝的销量就比平时多了三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次,支持文化复兴能提升联盟的声誉。如今百姓对商人多有偏见,认为商人重利轻义,若联盟能牵头支持文化,既能赢得百姓的好感,也能获得朝廷的认可——太子殿下素来重视文化,若是知道联盟的贡献,说不定会给予税收减免、商路优先等优惠政策,这对联盟的长远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孙富听完,却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你说的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我孙富做生意,讲究的是‘现钱现货’,长远利益?那都是画饼充饥。我凭什么要拿出真金白银,去赌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以后’?”
路智心中一紧,知道孙富是在讨价还价。他深吸一口气,问道:“那不知孙会长希望得到怎样的‘实在好处’?只要不违背文化复兴的初衷,在下都可以商量。”
“很简单。”孙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第一,你们以后举办的所有文化活动,必须以‘商界联盟冠名’,活动现场的所有展示区旁边,都要摆放联盟旗下店铺的广告牌,比如绸缎庄的新料、茶叶铺的新茶,都要重点宣传;第二,文化展示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时辰,剩下的时间要留给商家做产品推广,比如让绸缎庄的绣娘现场表演刺绣,让茶叶铺的掌柜讲解茶艺;第三,活动的所有收入,包括门票、周边销售,联盟要抽三成,作为支持的回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