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活动结束,隐患犹存
暮色将琴棋巷染成深褐色,灯笼的烛火在晚风里轻轻摇晃,把路智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刚清理出的青石板上。他望着神秘人消失的巷口拐角,那里的灯笼还在闪烁,却再也不见那抹暗紫色的锦袍——方才那些人来去如风,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留,只留下满地被捆住的蒙面人和空气中残留的、类似檀香的冷香,像一个解不开的谜。
“路兄弟,先顾着眼前吧。”周不凡的手轻轻拍在他肩上,掌心的温度透过染血的绷带传过来,带着一丝颤抖。路智回头,见周不凡的左臂吊在胸前,布条上的血渍已经发黑,脸色白得像宣纸,连嘴唇都没了血色,却还强撑着站直,“林伯的遗体还在琴坊后院,古籍也得尽快清点,受伤的弟子还在等着郎中换药,这些都得你拿主意。”
路智深吸一口气,胸口的钝痛让他皱了皱眉——方才为了护着林伯身下的木盒,他硬生生扛了蒙面人一刀,此刻绷带里的伤口还在渗血,每一次呼吸都像有细针在扎。他点点头,抬手擦了擦额角的冷汗,声音沙哑却坚定:“大家再加把劲,先把现场收拾干净,别让百姓们看了心慌。”
巷子里的弟子和百姓们立刻行动起来。穿粗布短打的汉子们合力抬起翻倒的棋桌,桌面的裂痕里还卡着几颗破碎的玉石棋子,他们小心翼翼地抠出来,放在柳儿递来的竹篮里;穿长衫的书生们蹲在地上,用软布轻轻擦拭古籍残页上的尘土和血迹,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琉璃;雅音琴坊的学员们则提着铜壶,给受伤的弟子递上温热的姜汤,沈清瑶站在一旁,指挥着学员把受损的古琴搬回琴坊修复,她的袖口沾了些血,却依旧保持着从容。
路智走到展架旁,看着林伯最后护住的那个木盒——盒子的边角被刀劈出一道缺口,上面还残留着暗红的血迹,里面的《论语》残页被整齐地叠着,最上面一页的“文兴则国兴”五个字,墨迹虽有些模糊,却依旧透着力量。他伸手轻轻抚摸木盒,指尖触到那道缺口时,心中一阵酸楚——这是林伯父亲留下的旧木盒,林伯总说“这盒子装过三代人的古籍,得好好护着”,如今却被刀劈成了这样。
“路公子,清点好了。”柳儿捧着一本账册走过来,眼眶红红的,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古籍残页除了几张被划破的,都找回来了;古琴受损了三张,沈坊主说能修好;棋具碎了十几副,不过还能凑出几副完整的……就是林伯他……”说到最后,她的声音还是忍不住发颤。
路智接过账册,指尖划过“林伯遗物:旧木盒一个、《论语》残页十张、修书工具一套”的字样,喉结动了动,却没说话。他抬头望向琴坊后院的方向,那里的灯笼已经点亮,隐约能看到几个弟子正用白布盖住林伯的遗体,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他。
“路公子,百姓们都在前面等着,想跟你说几句话。”一个弟子跑过来禀报。
路智深吸一口气,把账册递给柳儿,整理了一下染血的长衫,朝着巷口走去。百姓们围在那里,有的手里拿着没吃完的糖葫芦,有的抱着孩子,脸上带着担忧和关切。见路智过来,人群立刻安静下来。
“路公子,你们没事吧?那些坏人还会来吗?”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后怕。
“路公子,今天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这些老百姓可就危险了。”卖糖葫芦的小贩走上前,递过一串糖葫芦,“这个给你,甜甜嘴,也暖暖身子。”
路智接过糖葫芦,对着百姓们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洪亮:“各位乡亲,今日让大家受惊吓了,是我们考虑不周。不过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加强防范,绝不让坏人再伤害大家。文化复兴的活动,我们也会继续办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守护我们的根。”
“好!我们支持你!”人群中立刻响起掌声,一个孩子挣脱母亲的手,跑过来递给路智一朵野菊花,奶声奶气地说:“路哥哥,这个给你,像英雄的花。”
路智蹲下身,接过野菊花,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微凉的触感让他心中一暖。他摸了摸孩子的头,轻声说:“谢谢你,哥哥会像英雄一样,保护大家,保护文化。”
百姓们渐渐散去,有的临走前还回头叮嘱“路公子要好好养伤”,有的则说“下次活动我们还来帮忙”。巷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武林盟的弟子和琴坊的人,空气中的喧嚣渐渐散去,只剩下风吹过灯笼的“哗啦”声,和远处郎中的马蹄声。
路智站在原地,看着手中的野菊花,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今天的平静只是暂时的——赵霸虽然被擒,但他背后的势力还在,王肃在朝中的根基很深,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那些神秘的蒙面人只是黑鸦组织的余党,真正的头目还没露面;还有那些突然出现的暗纹锦袍人,他们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敌是友?一个个谜团像乌云一样,压在他的心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