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活动开始,状况频出
暮色像一层柔软的纱,轻轻盖在琴棋巷的上空。活动场地的灯笼已经尽数点亮,红绸缠绕的灯架上,烛火跳跃着,将“文化复兴体验日”的横幅映得格外鲜亮。空气中弥漫着两种香气——一种是雅音琴坊送来的檀香,从展架旁的铜炉里袅袅升起,清冽绵长;另一种是巷口小贩送来的糖葫芦甜香,混着百姓的笑声,透着烟火气。
路智站在场地入口的石阶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青钢剑穗。他看着百姓们陆续入场:穿长衫的书生捧着折扇,不时驻足查看展架上的古籍残页;带孩子的妇人牵着孩童的手,指着琴桌上的古琴,轻声讲解;还有几个江湖打扮的汉子,背着刀剑,好奇地围着围棋桌,讨论着棋盘上的定式。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利,可他心中的不安却像潮水般,一波波往上涌——黑鸦组织至今没有动静,反而让他更加警惕。
“路公子,吉时快到了,该准备开场了。”柳儿提着裙摆走过来,她今日穿了一身淡绿色的襦裙,发髻上插着一支玉簪,手里还拿着一张节目单,“琴师苏姐姐已经去后台准备了,周盟主也在那边清点人员,就等你去主持开场了。”
路智点点头,深吸一口气,跟着柳儿往后台走。后台是临时搭建的布帐,里面摆着一张梳妆台,上面放着柳儿准备的琴谱和卸妆的脂粉;角落的木凳上,放着苏婉的琴囊,里面是她常用的“流泉”琴,琴囊上绣着的兰花图案,在灯笼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苏姐姐呢?”路智环顾四周,没看到苏婉的身影,心中的不安又重了几分。
柳儿也有些疑惑:“刚才还在这里调弦,怎么一会儿就不见了?我去看看。”她掀开布帐的一角,往旁边的茶水间走去,刚走几步,就传来一声惊呼,“路公子!快来!苏姐姐晕倒了!”
路智心中一紧,快步冲过去。茶水间里,苏婉躺在地上,脸色苍白,额头滚烫,手里还攥着一块沾了冷汗的帕子;旁边的铜壶倒在地上,热水洒了一地,冒着热气。一个琴坊的学员正蹲在旁边,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刚才苏姐姐说头晕,想喝口热水,结果刚拿起壶就晕倒了,我摸她的额头,烫得吓人!”
路智蹲下身,伸手探了探苏婉的额头,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心头一沉——是高烧,而且烧得很重,恐怕短时间内醒不过来。他立刻对学员说:“快去找郎中!就说雅音琴坊的苏婉姑娘晕倒了,让他带着退烧药尽快过来!”又转头对柳儿说,“你先守在这里,等郎中来了,好好照顾苏姐姐。”
柳儿点点头,眼眶红红的:“那开场的琴艺表演怎么办?苏姐姐是唯一准备好的琴师,其他人都只练过简单的曲目,撑不起开场啊!”
路智站起身,布帐外已经传来主持人的声音:“各位乡亲,文化复兴体验日即将开始,首先请欣赏雅音琴坊苏婉姑娘带来的古琴独奏——《高山流水》!”
百姓们的掌声瞬间响起,透过布帐传进来,像重锤一样砸在路智心上。他知道,不能让观众等太久,否则现场的气氛会立刻冷下来,甚至可能引发不满。“我去找人救场!”路智说完,快步走出布帐,目光在场地中急切地搜寻。
周不凡也听到了动静,快步走过来:“怎么了?苏婉姑娘呢?”
“突发高烧晕倒了,已经派人找郎中了。”路智语速极快,“现在急需一个会弹古琴的人救场,你有没有头绪?”
周不凡皱起眉头,沉思片刻:“武林盟的弟子大多只会武功,懂琴的没几个……等等!沈坊主!沈清瑶坊主早年也是琴艺高手,说不定她愿意帮忙!”
路智眼前一亮,立刻往沈清瑶所在的古籍展示区跑去。沈清瑶正站在展架旁,给几位老学者讲解《论语》残页,看到路智匆匆跑来,脸上露出疑惑:“路公子,出什么事了?”
“沈坊主,求您帮忙!苏婉姑娘突发高烧,开场的琴艺表演没人顶替,您能不能上台弹一曲?”路智语气急切,甚至带着一丝恳求,“只要能撑过开场,后续我们再调整节目。”
沈清瑶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我已经多年没登台了,而且《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我只在年轻时练过,现在恐怕记不全乐谱……”
“没关系!”路智连忙说,“您不用弹《高山流水》,弹您熟悉的曲子就好!百姓们主要是想感受古琴的韵味,只要您愿意上台,就是帮了我们大忙!”
周围的老学者也纷纷劝说:“沈坊主,既然是为了文化复兴,就帮帮忙吧!”“您的琴艺我们早年听过,比现在的年轻琴师好多了!”
沈清瑶看着路智焦急的眼神,又看了看场地中期待的百姓,终于点头:“好,我试试。不过我没带琴,得用苏婉姑娘的‘流泉’。”
“我去拿!”柳儿正好从后台赶来,听到这话,立刻转身去取琴。
路智松了口气,连忙带着沈清瑶往舞台走去。主持人见他们过来,连忙小声问:“路公子,这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