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皆有指引标识,可沿访客路线游览,若有疑问,也可向沿途的官吏询问。”
林知夏与李砚连忙拱手回应,语气恭敬:“多谢大人提醒,我二人知晓规矩,只是慕名一览盛景,绝不敢擅自闯入。”
官袍雾行者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善意,不再多言,转身离去,步履轻快,周身雾介波动温润平和,仅仅是擦肩而过,便让人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威压,显然修为远在两人之上。
越靠近山顶,人气愈发旺盛,天兵天将的身影随处可见,密度也比山下大了许多。
有的天兵天将列队巡逻,铠甲鲜明,手持鎏金长矛与盾牌,步伐整齐,目光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动静,守护着云庭的安全;有的则在殿宇间穿梭传令,手中拿着玉制的文书,脚步匆匆,神情严肃;还有的在云海边缘驻守,手持弓箭,箭囊中的箭矢由雾介凝结而成,泛着淡淡的寒光,时刻警惕着来自雾海的威胁,守护着这座巨型梦泡的安宁。
偶尔有身着华丽服饰的高阶雾行者从上空掠过,他们脚下踩着云雾或飞行法宝,周身环绕着淡淡的光罩,雾介波动雄浑而凝练,所过之处,周围的天兵天将皆会驻足行礼,连空气都仿佛变得凝重起来,显然是地位尊崇之人。
前方一道宽阔的白玉石桥横跨在云海之上,桥身洁白如玉,名为“通天桥”,是通往凌霄殿的必经之路。
桥身宽阔足有五丈,足够数十人并行,桥面由整块巨大的雾介玉石铺成,上面雕刻着无数盛开的莲花图案,花瓣纹路清晰,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要绽放开来,连莲花的香气都能隐约闻到,桥面两侧的栏杆由汉白玉雕琢而成,上面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神兽,姿态灵动,守护着桥面。
桥下云雾翻滚,如同奔腾的天河,白色的雾气中夹杂着淡淡的金光,如同星河中的星辰,在桥下缓缓流动,让人不敢低头久视,生怕心生眩晕,偶尔有仙鹤从桥下掠过,翅膀带起的气流让云雾泛起涟漪。
桥的两侧,每隔数丈便有一名手持金鞭的神将肃立,他们身着金色铠甲,面容威严,浓眉大眼,络腮胡须,正是传说中的门神秦琼与尉迟恭的形象,他们周身雾介凝练如钢,气息沉稳如山,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每一位过桥的人,仅仅是被他们看上一眼,便让人觉得浑身紧绷,不敢有丝毫懈怠。
踏上通天桥,云雾在脚下缓缓流淌,仿佛置身云端漫步,每一步都带着缥缈之感,偶尔有仙鹤从桥下掠过,翅膀带起的气流让桥身微微颤动,却依旧稳固如山,丝毫不影响通行。
桥上不时有身着华丽官袍的高阶雾行者从身边走过,他们有的身着紫色蟒袍,腰佩玉带,手持玉笏,气质威严,显然是天庭的重臣;有的身着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显然是修为高深的道长;还有的身着龙袍,虽然并非真正的帝王,却也是云庭中地位尊崇之人,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金光,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
这些高阶雾行者大多闭目凝神,周身环绕着淡淡的雾介屏障,或与随从低声交谈,话语间涉及雾介稳定、险地管控、访客登记等诸多事宜,显然是天庭的管事之人,为这座巨型梦泡的运转忙碌着,他们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让人不敢随意侧目。
走过通天桥,凌霄殿的全貌赫然展现在眼前,这座天庭的核心殿宇,远比想象中更为壮观,完全复刻了世人对玉皇大帝居所的所有想象。
殿基由三层巨大的玉石平台构成,每层平台都高达三丈,环绕着汉白玉栏杆,栏杆上雕刻着繁复的云纹与龙纹,每一条龙都栩栩如生,鳞片清晰可见,龙口中不时吐出淡淡的雾气,仿佛在呼吸一般,透着一股磅礴的气势。
平台上并无零散的金甲卫,而是排列着两排整齐的天兵,足有上百人之多,他们皆身着银白嵌金铠甲,手持鎏金盾牌与长矛,盾牌上雕刻着龙纹,长矛上泛着淡淡的寒光,昂首挺胸,身姿挺拔如松,如同两堵坚不可摧的铁墙,散发着肃杀之气,让人望而生畏。
殿身由鎏金玉石筑成,通体泛着温润而磅礴的金光,如同由黄金浇筑而成,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耀眼夺目,殿身的墙体上雕刻着无数龙纹与云纹,繁复而精美,彰显着帝王的尊贵。
飞檐翘角层层叠叠,如同展翅欲飞的凤凰,每个檐角都悬挂着一枚巨大的铜铃,铜铃上刻着玄奥的符文,随风摇曳,发出雄浑厚重的声响,与远处的钟声相互呼应,彰显着帝王般的威严。
殿顶覆盖着流光溢彩的琉璃瓦,瓦面色彩斑斓,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正中央的屋脊上,矗立着一条巨大的玉龙,龙身蜿蜒数丈,鳞片清晰可见,每一片都泛着金属般的光泽,龙头高昂,双目圆睁,仿佛在俯瞰整个云庭,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金光,散发着磅礴的气息,正是传说中守护天庭的镇殿玉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