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折试炼结束,第三折:泡影尽,现在开启。”
执念化身的声音落下的瞬间,周围漂浮的星屑雾介颗粒突然加速汇聚,像被无形的引力牵引,从四面八方涌向场地中央,无数细碎的光点交织缠绕,逐渐凝结成一个巨大的透明穹顶。
穹顶高约十余米,直径足有五米,通体澄澈如水晶,能清晰看到穹顶外流动的雾介能量,穹顶壁面并非光滑一片,而是布满了细密的纹路,这些纹路与之前戏楼的雕花、菱花镜的镜框纹路一脉相承,呈现出浓郁的古韵,仿佛是用无数记忆碎片编织而成。
穹顶将三人稳稳笼罩其中,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空间,空间内的雾介能量变得异常浓郁,带着淡淡的温暖气息,却又夹杂着一丝即将消散的苍凉,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穹顶下方,无数大小不一的记忆泡从地面缓缓浮现,像泉水般涌出,这些记忆泡比前两折试炼中遇到的更加通透,泡内的场景清晰可辨,它们在空中缓缓上升、汇聚,最终交织融合,形成了一幅完整的记忆画卷,清晰地展现出三位古人的生平往事。
民国二十六年,战火纷飞,山河破碎,北平城的“鹊桥楼”戏班却依旧坚守着一方戏台,成为乱世中难得的慰藉。三位戏子——青衣苏婉、花旦柳月、武生陈瑶,便是戏班的台柱子。
苏婉主攻青衣,嗓音婉转苍凉,擅长演绎悲情角色,每次登台饰演《霸王别姬》中的虞姬、《长生殿》中的杨贵妃,总能让台下观众潸然泪下,她的戏服总是最精致的,一针一线都由自己亲手缝制,袖口绣着细小的缠枝莲纹,是她的标志性特征。
柳月主攻花旦,唱腔甜美灵动,身段轻盈,擅长演绎娇俏活泼的角色,《西厢记》中的红娘、《牡丹亭》中的杜丽娘都是她的拿手好戏,她性格开朗,是三人中的“开心果”,总爱带着一串粉色的珠花,戏服上也总点缀着淡淡的粉色流苏。
陈瑶则是罕见的女武生,身段利落潇洒,唱腔铿锵有力,饰演的武松、林冲等角色英气逼人,她性格刚毅,行事果断,是三人中的“守护者”,戏服多为深色,腰间总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上面挂着一把小巧的防身匕首。
三人自幼一同在戏班学戏,同吃同住,情同姐妹,她们约定,要一辈子同台演唱,将最美的戏曲带给世人,让这世间多一份温暖与慰藉。
记忆画卷中,清晰地展现着她们在戏班的快乐时光:清晨,三人一同在戏楼后院吊嗓,阳光洒在她们身上,形成温暖的光晕;午后,苏婉缝补戏服,柳月在一旁帮忙穿针引线,陈瑶则练习身段,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夜晚,戏楼座无虚席,三人在台上默契配合,唱腔、身段、眼神完美契合,台下掌声雷动,喝彩声不绝于耳,她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幸福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长,日军的铁蹄踏破了北平的宁静,战火蔓延,民不聊生,戏楼也未能幸免。
记忆画卷中,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日军闯入戏楼,烧杀抢掠,戏楼内一片狼藉,观众四处逃窜,惨叫声、哭喊声与日军的狞笑交织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
为了保护柳月和陈瑶,苏婉毅然决定独自引开日军,她穿上最爱的杨贵妃戏服,故意在日军面前登台演唱,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朝着与柳月、陈瑶相反的方向跑去。
日军在身后紧追不舍,苏婉拼命奔跑,最终被日军围困在戏楼的废墟中,她手握一把破碎的戏服剪刀,宁死不屈,最终被日军残忍杀害,鲜血染红了她心爱的戏服,那半边被战火点燃的袖子,在废墟中格外刺眼。
柳月带着苏婉留下的残缺戏服,一路颠沛流离,四处逃亡,她隐姓埋名,只为保住苏婉的遗物,却在途中染上重病,加之思念苏婉和陈瑶,心力交瘁,最终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病逝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中,临终前,她紧紧抱着那件残缺的戏服,眼中满是不舍与遗憾。
陈瑶则加入了抗日队伍,她凭借在戏班练就的灵活身段和坚强意志,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成为了一名英勇的战士,她始终记得与苏婉、柳月的约定,盼着战争胜利后,能再次同台演唱。然而,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撤退,陈瑶不幸中弹牺牲,牺牲前,她从怀中掏出一张三人的合影,紧紧攥在手中,嘴角带着一丝微笑,仿佛看到了胜利后的重逢。
临终前,三位戏子都带着对彼此的深深思念和对戏曲的无限热爱,这份浓烈的执念相互交织,凝结成了这枚“鹊桥仙·泡影三梦”梦泡,她们盼着来世能再续前缘,同台演唱未完的《鹊桥仙》,了却今生的遗憾。
记忆画卷缓缓消散,重新化作无数记忆泡,在穹顶下方缓缓漂浮,散发着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整个密闭空间内弥漫着浓浓的悲情,让人不由得为之动容。
“原来这枚梦泡,是她们三人的思念与执念凝结而成。”林知夏看着记忆泡中的场景,泪水忍不住滑落,滴落在衣襟上,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分离时的不舍,三位戏子的情谊让她深受触动,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要救回母亲的决心,“她们的情谊太深厚了,为了彼此,不惜牺牲自己,这种感情,比亲情还要珍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