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前方的雾海中,一枚巨大的古戏楼梦泡正缓缓浮现,戏楼的规模宏大,足有三层楼高,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细节清晰得仿佛是真实存在的古建筑,而非虚幻的梦泡。
飞檐上雕刻着龙、凤、麒麟等瑞兽,兽首栩栩如生,眼窝处镶嵌着细小的雾介晶体,泛着淡淡的红光,仿佛有灵性般,随着梦泡的移动而转动,像是在审视着靠近的三人,兽身的鳞片纹路雕刻得细致入微,一片挨着一片,层次分明,边缘处泛着银光,像是用纯银勾勒而成。
戏楼的墙面是温润的朱红色,像陈年的朱砂染就,上面布满了仿木质感的纹路,每一道木纹都清晰可见,顺着墙面的弧度自然延伸,仿佛是真实的木材纹理,墙面的某些地方还刻意做了斑驳的效果,像是历经了百年的风雨侵蚀,露出了里面淡褐色的“木质”底色,更添古朴韵味。
窗棂是镂空的雕花样式,雕着“松竹梅兰”四君子图案,松枝苍劲,竹叶青翠,梅枝疏朗,兰草优雅,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瓣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边缘处打磨得光滑圆润,没有丝毫毛刺,缝隙间缠绕着银丝般的雾介丝线,丝线末端坠着极小的荧光颗粒,像夜空中的星子,随着雾流轻轻颤动,落在窗棂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梦泡的泡壁泛着七彩流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并非杂乱交织,而是沿着戏楼的飞檐、墙面、窗棂依次流转,形成一道道流动的光带。
红光映在朱红墙面上,让墙面更显厚重,仿佛染上了一层胭脂;绿光缠绕在窗棂雕花上,似给草木赋予了生机,叶片仿佛在轻轻摆动;蓝光漫过檐角铜铃,让银铃泛着清冷的光泽,铃身的缠枝莲纹更加清晰;橙光、黄光、青光、紫光则在戏楼的屋顶流转,像一道七彩的彩虹,笼罩着整个戏楼,七种颜色交替辉映,像一块镶嵌在雾海中的五彩宝石,耀眼夺目却又不失温润。
戏楼的正门上悬着一块牌匾,牌匾是雾介凝结的乌木色,表面泛着深邃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岁月,上面刻着“鹊桥楼”三个鎏金大字,字体是工整的楷书,笔锋遒劲有力,起笔收锋都带着浓浓的古韵,鎏金的光芒与泡壁的七彩流光相互映衬,显得华贵而古朴。
牌匾边缘装饰着雾介打造的祥云纹,云纹的线条流畅灵动,仿佛在缓缓飘动,云朵的缝隙间点缀着细小的荧光颗粒,像云雾中的星辰,牌匾下方挂着一串雾介制成的灯笼,灯笼呈椭圆形,朱红色的灯身,金色的流苏,灯内泛着柔和的红光,与牌匾的鎏金光芒相互呼应,营造出喜庆而庄重的氛围。
戏楼的二楼和三楼都开着雕花窗户,窗户的样式与一楼相似,只是尺寸略小,窗内隐约可见模糊的人影轮廓,似是戏子在后台梳妆打扮,又似是观众在凭栏远眺,人影周围泛着淡淡的光晕,与窗外的七彩流光融为一体,增添了几分神秘之感。
二楼的窗台上,还摆放着几盆雾介凝结的盆栽,有兰花、菊花、月季,花瓣的颜色鲜艳逼真,露水在花瓣上滚动,泛着晶莹的光泽,仿佛下一秒就会滴落,这些盆栽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随着雾流轻轻晃动,叶片微微摆动,像是有微风吹过。
戏楼的周身缠绕着无数银丝般的雾介丝线,这些丝线比头发丝还要纤细,直径不足一毫米,却异常坚韧,在雾气中轻轻飘荡,像有生命般蠕动着,散发出淡淡的银色光芒,与雾海的淡蓝色形成鲜明对比。
丝线之间相互交织,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状结构,将整个戏楼包裹其中,网眼的形状是六边形的,像蜂巢一样规整,每个网眼都泛着淡淡的银光,不时有细碎的荧光颗粒从网眼中穿过,落在戏楼的墙面上,化作一缕淡雾消散。
有些丝线还缠绕在檐角的铜铃上,随着雾流轻轻晃动,铜铃随之微微摆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仿佛被施了静音咒,只有细碎的银光从铃身滑落,坠入雾海之中。
戏楼的底部并非直接接触雾海,而是悬浮在半空中,下方有一层淡白色的雾霭托着,雾霭的厚度约有半米,像一层柔软的棉絮,雾霭中隐约可见无数细小的光丝向上缠绕,与戏楼底部的雾介相连,像是戏楼的根基,又像是支撑着它的天梯。
雾霭中还漂浮着一些破碎的戏曲元素——半片雾介凝结的戏服衣角,上面绣着金色的缠枝莲纹,质地柔软,仿佛轻轻一扯就会断裂;一枚小巧的发簪,簪头是银色的蝴蝶造型,翅膀上镶嵌着细小的蓝色雾介晶体,泛着淡淡的蓝光;一段缠绕着丝线的水袖,水袖是淡粉色的,上面点缀着白色的梅花图案,丝线是银色的,缠绕在水袖上,形成精美的花纹,这些碎片都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是戏楼百年记忆的缩影,在雾霭中缓缓漂浮,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这是什么梦泡?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形态!”高初荣惊讶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我走遍了大半个雾海,见过的梦泡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有圆形的、方形的、不规则形的,却从未见过如此规整、充满古韵的戏楼梦泡,而且它的能量波动也太奇特了,既强大又温和,像是一位沉睡的老者,带着无尽的故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