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的瞬间,一股醇厚的墨香飘了出来,混着陈年宣纸的淡香和晒干的桂花甜香,比李砚梦泡里香珠核的草木香更沉,像走进了藏满百年古籍的旧书楼,连呼吸都带着淡淡的“文气”。
“里面有书架!”小女孩第一个往门里跑,跑到左边书架前就停住了,指着架上一本画着草木的书喊,“这本书的封面和我笔记本上的画好像!还有好多带字的书,会不会有我认识的诗句?”
男生也跟着进去,走到中央的长桌旁,用手摸了摸桌面,桌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这桌子像古代文人聚会的宴饮桌,要是摆上刻着名字的碗,就像八大家一起吃饭讨论文章的样子……我记得书里说八大家的文集都归在‘集部’,咱们找找有没有刻着他们名字的碗。”
奶奶则走到右边书架前,眯着眼睛看架上的书脊,手指轻轻划过书脊上的字:“我年轻时管过图书馆,书都是按类别放的,‘集部’一般在右边,而且文人用的物件都讲究‘对应’,有书就该有笔有碗,碗上说不定刻着名字,咱们分头找,能快些。”
李砚和谢先生、老墨跟在后面,看着三人按自己的节奏行动——小女孩在书架上找带图案的书和物件,男生在翻找标着“集部”的书架,奶奶在观察书架的结构,偶尔还会互相提醒,像在现实里一起完成一件小事,自然又默契。
“我找到啦!”小女孩突然在左边书架的第三层喊,指着一个嵌在架板里的小暗格,暗格的边缘还泛着淡蓝光,“这里面有亮晶晶的东西!好像是碗!”
男生和奶奶赶紧跑过去,男生小心地拉开暗格,里面铺着层淡白色的雾垫,八只白瓷碗整齐地摆着,碗底朝上,刻着“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名字,每个字都刻得工整,泛着淡蓝色的光,和他怀里书上的名字一模一样。
“就是这个!八大家的碗!”男生激动地小声喊,怕声音太大惊到什么。
奶奶拿起一只刻着“韩愈”的碗,用手指摸了摸碗底的字:“韩愈是八大家之首,按老规矩,得放在主位,也就是正对门的位置,这样才显尊重。”
小女孩拿起刻着“柳宗元”的碗,放在“韩愈”碗的左边,认真地说:“我在笔记本上记了,柳宗元和韩愈是好朋友,一起写古文,该坐在好朋友旁边!”
男生则按着书里的年代顺序,把“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碗一一摆好,每放一只,就念一句书里的介绍,像在给小女孩和奶奶讲解;刚放完最后一只刻着“曾巩”的碗,长桌突然泛出淡白光,八只碗的碗底同时亮起,光流顺着桌面汇成长长的一道光带,最后在桌面中央凝出一个淡白色的“宴”字,和之前暗格壁上的墨痕一模一样,只是更亮、更清晰。
“‘宴’字!”小女孩指着光带,歪着头想了想,“老师说‘宴’有聚会的意思,是不是八大家要在这里聚会呀?”
男生翻了翻怀里的书,指着其中一页:“对!书里说‘文人宴饮,非为酒食,为论文章’,这个‘宴’应该是‘文宴’,就是一起讨论文章的聚会!”
奶奶点点头,把钢笔放在长桌中央:“有碗有书,还得有笔,这样才算完整的文宴,咱们再找找有没有和文章相关的东西,说不定能让这个‘宴’字更亮。”
三人刚想分头去找,李砚怀里的梦泡突然轻轻震动了一下,铜铃核没响,只是透出股温和的光——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找“文宴”的物件、解“宴”字背后的谜题,还需要三人按自己的想法继续摸索,等真正解开崇文馆的核心秘密,他们才会回到各自的睡眠里,醒后只留下一段模糊却温暖的“古文梦”。
喜欢梦主:从拾荒开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梦主:从拾荒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