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汉军多次佯攻,让沛军一夜不得安宁。次日,沛军将士个个面带倦容。
如此三日,两军每日小规模交锋,汉军始终避免正面决战,以诡计和骚扰消耗沛军实力。
第四日,刘邦终于醒悟过来。
“这个赵戈,是在故意拖延!”刘邦怒道
“传令,停止进攻,加固营寨。”
张耳赞道:“沛公英明。赵戈这是要等韩信回援,届时前后夹击,我军危矣。”
卢绾提议:“不如我们也分兵,一路在此与赵戈对峙,一路南下阻击韩信。”
刘邦沉吟片刻,摇头道:“韩信用兵如神,分兵恐被他各个击破。”
两军陷入僵持,一骑快马从南方疾驰而来,带来重大消息:韩信已大破楚军,项羽退守江东,不日即可回师北上。
消息传开,汉军士气大振,沛军则军心动摇。
刘邦得知消息,长叹一声:“天不助我!”
张耳低声道:“沛公,为今之计,唯有暂时退兵,另图良机。”
刘邦望着对岸汉军阵营中飘扬的“汉”字大旗,眼中露出复杂的神色。
“赵戈...这次算你赢了。但我们之间的较量,还远未结束!”
对岸的赵戈,此时也接到了韩信的捷报。
他望着沛军开始收拾行装的身影,知道这场鸿沟对峙,即将以他的胜利告终。
“传令韩信,不必急于回师。”
赵戈对传令兵道,“让他彻底肃清江东楚军残部。”
“那沛军这边...”陈胥询问。
赵戈微微一笑:“刘邦既然要退,我们就送他一程。记住,穷寇莫追。”
鸿沟之水静静东流,映照着两岸逐渐远去的旌旗。
刘邦大军向西撤去,留下的是满地狼藉和未散的硝烟。汉军大营中,虽胜不骄,反而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
赵戈独立营前,远眺沛军远去的烟尘,眉宇间不见喜色,唯有深沉的思虑。
“大王,刘邦已退,为何不乘胜追击?”
英布按剑而来,虎目中满是不解,“此时若全力进攻,必可大破沛军!”
韩信从旁走来,代赵戈答道:“英布将军,你可见沛军退而不乱,井然有序?若我军追击,必遭埋伏。”
赵戈转身,目光扫过聚集而来的将领:“韩信所言不错。更重要的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只是刘邦一人。”
他走向营中沙盘,手指在天下舆图上划过:“暴秦已亡,天下失鹿。如今群雄并起,岂止刘邦、项羽二人?各地豪强拥兵自重。若我们与刘邦死战,只会让这些势力坐收渔利。”
陈胥若有所思:“大王的意思是...”
“得天下者,必先得民心。”
赵戈声音沉静,“暴秦虽亡,但天下百姓仍未得安宁。各地战乱不休,盗匪蜂起,百姓流离失所。这才是我们当下最该关心的事。”
蒙天放恍然:“所以大王不追击刘邦,是要收拢民心?”
“正是。”
赵戈点头,“传令各军,停止一切进攻行动。以荥阳为中心,开仓放粮,安抚流民。同时颁布《安民令》,减免赋税,鼓励农耕。”
张良轻摇羽扇,微笑道:“大王此策,正合时宜。如今暴秦已灭,天下人最渴望的就是太平。谁能给百姓安宁,谁就能得天下民心。”
军令传下,汉军迅速转变策略。
在控制区域内,军队化剑为犁,帮助百姓恢复生产。赵戈亲自巡视各地,慰问百姓,惩处贪官,一时间汉军控制区内民心渐安。
然而,天下的其他角落却是另一番景象。
江东,项羽败退至乌江之畔,眼里燃烧着复仇的火焰。范增拖着病体,苦劝道:“项将军,如今之势,当收拢民心,以图再起啊!”
项羽冷笑:“收拢民心?那些贱民也配?待我重整旗鼓,必率江东子弟再渡乌江,将赵戈、刘邦碎尸万段!”
他下令在江东大肆征兵,严刑峻法,百姓怨声载道。
关中,刘邦退回咸阳后,也很快意识到了民心的重要性。
“这个赵戈,果然狡猾。”
刘邦在咸阳宫中,把玩着传国玉玺,“他不追击我军,反而去收买人心。”
张耳道:“沛公,我们也不能落后。当务之急是稳定关中,收取民心。”
曹参提议:“可效仿赵戈,减免赋税,安抚百姓。”
刘邦却摇头:“光是减免赋税还不够。我们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刘邦才是真命天子。”
他站起身,眼中闪着精光:“传令,以秦王名义发布诏书,宣布要‘诛暴安民,还天下太平’。同时派兵剿灭关中盗匪,整饬吏治。”
卢绾赞道:“沛公英明!如此既可收拢民心,又能扩张势力。”
一月后,荥阳汉王府。
“大王,各地情报汇总。”
陈胥呈上厚厚的竹简,“刘邦在关中剿匪安民,深得百姓拥戴。项羽在江东厉兵秣马,似有再起之势。”
赵戈仔细阅读情报,面色凝重:“果然不出所料。暴秦一亡,群雄并起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韩信分析道:“刘邦善于收买人心,若任其发展,必成心腹大患。项羽虽败,但勇武仍在,不可不防。其余势力,虽暂时不成气候,但也需警惕。”
张良轻声道:“大王,如今之势,如同弈棋。每一步都要谨慎,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赵戈沉思良久,忽然道:“你们可知道,如今天下最需要的是什么?”
众将面面相觑。
喜欢猎秦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猎秦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