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落幕,喧嚣沉淀,但凤清音引发的波澜却如同投入深湖的巨石,涟漪正层层扩散至青云宗的每一个角落。她本人则回到了杂役峰那间简陋却承载了她无数汗水与孤独的小屋,开启了封闭式的疗伤与潜修。
屋外,烈阳长老亲自下令,派遣了两名筑基后期的丹霞峰核心弟子日夜轮值守护,明为照顾,实为保护,亦是一种无形的宣告与监视。这使得原本对凤清音还抱有轻视或欲上前攀谈、探究的寻常弟子,望而却步。小屋周围,仿佛形成了一片无形的禁区,安静得只剩下山风吹拂草木的簌簌声响。
屋内,凤清音盘膝坐在唯一的蒲团上,身周堆放着选拔优胜获得的奖励以及烈阳长老私下赠予的大量灵石与丹药。中品灵石散发着柔和而充沛的灵光,将简陋的小屋映照得熠熠生辉;玉瓶中的丹药,无论是治疗内腑损伤的“玉露回春丹”,还是滋养修复经脉的“温脉灵丸”,亦或是珍贵无比、能缓慢恢复神识之力的“养神丹”,皆非寻常弟子可得。烈阳长老的手笔,不可谓不大。
然而,凤清音体内的状况,远比外界想象的更为复杂严峻。
混沌道基依旧在缓缓旋转,但速度远不及全盛时期,如同一个磨损严重的陀螺。其上的灰色光芒黯淡,表面甚至隐约可见几道细微的、如同发丝般的裂痕——那是强行催动超越极限的“混沌镜像”,引动大道反噬所留下的道伤。经脉之中,原本应如江河奔涌的混沌灵力,此刻却似淤塞的溪流,流淌缓慢,且所过之处传来阵阵灼痛与凝滞感,那是被过于狂暴的力量冲击、尚未完全修复的迹象。最麻烦的是识海,那强行解析、构筑镜像规则的过程,几乎榨干了她初生的神识本源,此刻识海空间一片灰蒙,空虚乏力,阵阵针扎般的刺痛不时传来,让她难以集中精神进行深度感悟。
“反噬比预想的更严重。”凤清音内视己身,心中澄明如镜,并无太多慌乱。《混沌衍天经》的心法如同涓涓细流,坚韧而持续地运转着,引导着温和的药力渗透进四肢百骸,滋养着受损的经脉与脏腑,并小心翼翼地触碰、温养着道基上的细微裂痕。她并未急于求成,深知此种道伤最忌急躁,唯有水磨工夫,方能缓缓修复。
同时,她的主要心神,都沉浸在对“混沌镜像”的复盘与感悟之中。
那面于生死关头骤然凝聚的灰色镜面,其形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能量的流转,每一次规则的扭曲与重构,都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她的神魂深处。此刻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方能体会到其中的玄奥与凶险。
“并非简单的反射……”她以神念模拟着当时的场景,指尖无意识地在虚空中勾勒着玄妙的轨迹,“更像是一种……借助混沌之‘无’的特性,构建一个临时的、介于虚实之间的‘规则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外来的攻击被瞬间解析其能量构成、运行轨迹乃至蕴含的‘意志’烙印,然后被混沌之力包裹、同化,再沿着其固有的‘因果线’,被强行逆转方向……”
这个过程涉及到了对能量本质的深刻理解,对空间规则的初步撬动,甚至……隐约触及到了那玄之又玄的“因果”之力!这绝非一个筑基初期修士应该触碰的领域。她能成功,七分靠的是混沌道基本身的逆天特性与《混沌衍天经》的至高传承,两分靠的是生死关头的巨大压力与潜能爆发,最后一分,或许还有冥冥中的一丝气运。
“消耗巨大,反噬强烈,且……并非万能。”她冷静地分析着神通的局限性,“首先,对神识的要求极高。解析、重构规则,需要庞大而精微的神念支撑,以我目前的神识强度,全力施展一次已是极限,且事后会陷入长时间的虚弱。其次,对攻击的‘理解’有要求。像赵峰那凝聚纯粹的剑罡,结构相对‘简单’,易于解析反射。若遇到属性诡异、变化多端、或蕴含多重法则纠缠的攻击,镜像的构建难度将呈几何级数上升,甚至可能失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镜像’似乎对超越某个量级上限的绝对力量,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无法完全反射,导致自身承受部分冲击。”
这次与赵峰的对决,看似她完胜,实则凶险万分。若赵峰的剑罡威力再强三成,或者她的神识支撑晚上一瞬,结局都将截然不同。
“熟练度,控制力,以及……修为的根本提升。”凤清音明确了接下来的方向。她不再强行去深究那些过于深奥的规则道痕,而是将重心放在如何更高效、更节省地构建镜像,如何降低反噬,以及如何尽快修复道基伤势,提升自身修为境界上。
她如同一个最耐心的工匠,一点点地修复着自身的创伤,同时反复打磨、熟悉着那新生的、蕴含着无限可能却也充满危险的神通种子。
青云殿内的争执
就在凤清音潜心疗伤悟道之时,青云宗权力核心的青云殿内,一场关乎她命运的高层会议,正在凝重无比的气氛中进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