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连降五位,气势如虹。
曹参、许褚、典韦、章邯、蒙恬之名依次显现,震动四方。
曹参之名,世人知之者寡。
但“萧规曹随”四字,却流传千年。
当年刘邦立汉,论功行赏,曹参位居次席,仅在萧何之下。
他曾是沛县小吏,后随刘邦起兵,身经百战,攻城略地逾二百。
不止善战,治政亦有奇才。
继任丞相之后,天下清明,百姓安居。
如今他不再属于汉室阵营。
当天道皇榜念出其名时,一道金光自天而降,直落咸阳城外嬴白的府邸。
一间静室内,一名黑衣青年沐浴光辉,周身气息翻涌。
正是曹参降临。
许褚位列第八,典韦高居第七。
加上吕玲绮,以及此刻现身的曹参,嬴白心中只觉风云汇聚。
他低声呢喃:“发达了。”
将近四百枚【练体丸】,外加数十枚【武神丹】,足以铸就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
重回帝国最强兵团之列,已非遥不可及。
手中筹码倍增,嬴白目光灼热,战意沸腾。
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此次上榜者中,前两位皆属大秦旧部。
嬴政立于殿中,凝视榜单,神情微动,眼中闪过一丝宽慰。
第六位章邯,昔日统帅刑徒大军,力挽狂澜于危局。
第五位蒙恬,威名赫赫,无人不晓。
黄金火骑兵由其亲手缔造,横扫北境,镇守边疆。
一人之力,曾定山河。
这些年驻守边关,令匈奴望而生畏,不敢轻易越界南侵。
蒙恬之名,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统兵之能,还是个人战力,位列前五,毫无争议。
第六位的名字浮现时,嬴白心头微微一震——章邯。
这个名字,竟让他感到一丝陌生与疑惑。
十年光阴,他走遍咸阳内外,听闻无数将臣之名,偏偏从未见过此人踪影。
若说全然不知,旁人或许不信;可事实正是如此,章邯似从人间蒸发。
史书记载,章邯曾任少府,掌管工程营造。
修桥、筑路、建宫室,皆是其职分之内。
可这样一个人,怎会被后世称为“秦之最后名将”?
修一座桥,真能修出震慑天下的威势?
凭二十万刑徒组成的杂军,竟能打得六国残余节节败退?
项梁,楚国遗脉,一代枭雄,竟折于其手于巨鹿?
诸侯联军被迫闭门不出,唯恐一战即溃?
若非项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恐怕章邯已率军横扫东方列国。
这般人物,怎可能是寻常工匠头目?
嬴白断然不信。
倘若真是负责土木的官员,十年之间,岂会毫无交集?
他曾暗中查访,多方打探,却始终不见其人影踪。
越是无迹可寻,越让嬴白觉得背后另有隐情。
要么,章邯根本不存在;要么,他的身份远比表面复杂得多。
直到天道皇榜显现其名,才证实此人确有其人。
且极有可能藏身于极为隐秘之处。
嬴白目光微动,悄然望向前方那个高大的身影——他的父王。
三个字,无声地浮现在心间:黑冰台。
黑冰筑台,赤地千里。
那是只听命于帝王的暗影组织,游走于光明之外,执掌生死于无形。
若章邯十年不见天日,却又始终在大秦疆域内活动……
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隶属此地。
嬴政嘴角微扬,神色淡然,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那抹笑意,像是默认,又似嘉许。
第五名既定,前四之谜仍未揭晓。
其中有两人,嬴白早已心有所系,期盼已久。
“大秦最强武将排行榜第四:韩信。奖励【武道丹】一颗,【不传兵法】一部,【武神丹】十颗,【练体丸】九十六颗!”
当“韩信”二字显现,嬴白心中顿然一震:终于来了。
那位横空出世于楚汉之争的传奇将领,被尊为“兵仙”的韩信!
嬴政立于前方,眉头轻蹙:“韩信?何许人也?”
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审视。
此前吕玲绮上榜时,嬴白虽有所隐瞒,但那是君臣默契,彼此心照。
而这一次,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嬴政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探究。
当曹参的名字浮现时,嬴政的心神已然微震。
后续出现的许褚、典韦二人,因早前李信传递的情报中提及过他们是血浮屠的主将,故而并未引起太大波澜。
但一个籍籍无名之辈,竟赫然位列大秦武将战力榜第四位!
这令人难以置信。
眼下,战力榜前二十之中,已有近半数人物为大秦所掌控。
对一个帝国而言,对一位帝王而言,这无疑埋藏着深重隐忧。
若这些人不愿效忠朝廷,他们的存在便等同于刀悬头顶。
尤其是韩信这个名字登上榜单之后,那种压迫感骤然加剧。
此人是谁?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皆摇头不知。
“彻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