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来了,那怎么也得进去看看。
丁陌对魏三笑道:“魏三爷,我二人进去看看可好?想着年前搬入宅子的,所以还得看看宅子里缺少什么家当,这两天我俩也好提前购置。”
“那自是应当,这房子空的时间长,确实得采买不少家当,二位不急,慢慢看。”
魏三笑着应允,正好他也得问问自家大儿媳妇打的什么主意。
等二人进了宅院,魏三使个眼色,把自家大儿媳妇叫到一边:
“老大家的,是有什么办法了?”
魏柳氏一脸激动,低声把自己的想法和魏三说了一遍。
魏三摸着自己的八字胡,看着一进院子里的丁陌二人说道:
“此事怕是不稳妥啊。还不知道这二人什么来头,能买得起这宅子的,咱们怕是得罪不起。”
魏柳氏现在哪还管得了这些,赶忙说道:
“爹,这红契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您明儿个去官府里先打听下,这宅子当初到底过户给谁了,是个什么背景,咱再从长计议。
再说,哪个大户人家的公子不是嚣张跋扈、鼻孔朝天的模样。
你再看他,手揣进袖子里,一副乡下人的做派,估摸着是乡下哪个财主家的傻儿子。
只要您去官府打点打点,在咱们玉京都,还怕几个土包子翻了天不成。”
魏三觉得自己这儿媳妇说的是有几分道理。大不了明天去打听打听,若真如魏柳氏说的这般,未必不能操作一下。倘若真是惹不起的人物,自家再退出这宅子也晚不了。
“嗯,那京都府户房的典吏与我有几分交情,明天我去问问。”
魏三腰板笔直,一手拿着烟杆,一手负在背后,一派地方士绅的模样。
这京都府户房的典吏魏三确实认得,奈何人家不认识他啊。像魏三这样的社长,玉京都何止百人,哪里会记得魏三是谁。
其实就是去年玉京府的典吏清查京畿户籍黄册时候,来胡同找魏三问过几句话而已。
当时魏三咬咬牙,想请典吏去樊楼要一桌上等席面,奈何人家根本就不屑与这小小的社长结交,问完话便走了。
魏柳氏哪知道公爹在自己面前装了一波大的,赶忙讨好说道:
“那是,谁不知道爹在咱们城里那也是有一号的。
那个啥,家里还有点绿豆,我这就泡上水,发了豆芽给您老送去尝尝鲜。”
“嗯,有这个心就好了。这事儿等你家男人回来知会一声,明天就别出去鬼混了,在家等我信儿。我还有点事儿,你忙去吧。”
魏三挺着笔直的腰杆,迈着八字步向自家走去。
----------------------------------
丁陌正在打量着院里的布置。这二进的宅子在玉京都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算是挺大的了,只一进的院子里,东西厢房就各有三间,共六间大瓦房。
除了最南边靠近大门的两间较小,其余四间都是可以住人的大房。而那四间房明显都有人住,门口都晾晒着被褥或者干菜。
西厢房中间那间房门口摆着几个长条桌椅和面摊扁担,房间里应该就是在胡同口卖汤饼的皮家了。
张锦好似比丁陌还兴奋:“嚯~这院子还真不小,六间大瓦房啊,只看这一进的院子就能住个十来口人吧。
门口那个夹道以前应该是马厩,对面是能放柴火的。这在玉峤城妥妥的是大地主才能住进来的。”
丁陌也点点头,说道:
“嗯,是不小。只咱俩住确实太空了,回头得去人牙子那雇几个人来打理下院子。”
“是啊,要不要再弄个丫鬟伺候伺候丁爷,听说有钱老爷家晚上都有丫鬟专门给暖被窝。”张锦挤眉弄眼地看着丁陌。
“哎呦呵~这是哪来的俩臭虫,跑爷们院子里说梦话呢。”
东厢房最里面那个房间的门打开,一个流里流气的年轻男人,靠着门嗑着瓜子,一脸戏谑地看着院子里的丁陌二人。
张锦脸色一变,张口说道:“你家爷爷来收房了,你又是哪家没拴好的,这两天赶紧收拾收拾滚蛋。”
“嚯?知不知道爷爷是谁,你也不去街面上扫听扫听,还敢在爷们面前扎刺!你等着~”
那年轻男子嘴里瓜子皮一吐,回身就进了屋子里。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把菜刀,指着张锦就走了过来。
张锦哈哈一笑,对丁陌说道:“这一路上可憋死我了,你可别拦着我。”
说罢撸起袖子,迎着那男子就走了过去。
二人在院子里一吵吵,其他几个屋里也都开了门。皮家夫妻俩站在门口,门里还有一颗脑袋伸着往外看。
“哎呀,这是干什么啊,廖赖子别犯浑,这两位小哥是来收宅子的,有话好好说。”皮家婆娘叫唤的声音挺大,但是语气里一点焦急的意思都没有,反而带着一种期待。
西厢房最里面也出来个汉子,衣服都是补丁,但是看着就魁梧有力,一脸横肉,冷眼看着院子里这几个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