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音一顿,转身面向城下的夏侯尚,运足罡气,声音朗朗:“夏侯将军!你都听到了?周将军志在扶汉,并无自立之心,与汉中亦愿睦邻友好。师君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见两虎相争,百姓遭殃。特命阎某前来调停!请将军暂息刀兵,退兵三十里!容周将军与师君遣使共商荆襄安定之大计!若将军一意孤行,非要赶尽杀绝……那就休怪我汉中五万大军,为保境安民,不得不与周将军并肩作战了!”
最后一句,已是赤裸裸的威胁!
夏侯尚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张鲁竟然临阵倒戈,站到了周仓一边!虽然阎圃话说得漂亮,是“调停”,但谁都明白,若他不退兵,汉中军立刻就会对曹军发动攻击!届时,他这两万多人,将陷入周仓与张鲁的夹击之中,后果不堪设想!
“阎圃!张鲁!尔等安敢背信弃义!与朝廷为敌!”夏侯尚气得浑身发抖,厉声怒吼。
“夏侯将军言重了。”阎圃不卑不亢,“师君乃汉室忠臣,一切所为,皆为大汉江山社稷着想。何来背信弃义之说?倒是将军,挟大军以凌弱,岂是仁者所为?退兵与否,请将军速决!”
战场形势,瞬间逆转!
曹军将士面面相觑,士气大跌。前有坚城难下,后有虎狼之师,这仗还怎么打?
夏侯尚胸口剧烈起伏,眼中杀机爆射,恨不得立刻下令将阎圃碎尸万段,但他终究不是莽夫。眼下局势,已对他极为不利。强攻上庸,损失惨重,若再与汉中军开战,必败无疑!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他死死盯着城头泰然自若的周仓和阎圃,又看了看西北方向严阵以待的汉中军,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良久,他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好!好一个张鲁!好一个周仓!今日之辱,本将军记下了!撤军!”
“呜——呜呜——呜呜——”
曹军阵中,响起了低沉的退兵号角。正在攻城的曹军如蒙大赦,潮水般退下,丢下满地尸体和器械。夏侯尚狠狠瞪了城头一眼,率大军缓缓后撤三十里,依山扎营,但并未远离,显然心有不甘,仍在观望。
一场眼看就要城破人亡的惨剧,竟以这样一种方式,戏剧性地暂时化解。
城头守军见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绝处逢生!许多人喜极而泣,相拥庆祝。
周仓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背后已被冷汗浸湿。刚才那一刻,真是千钧一发!他对着阎圃,郑重抱拳一礼:“多谢阎功曹!多谢张师君援手之恩!周某没齿难忘!”
阎圃连忙还礼:“周将军不必客气。师君亦是顺应天命,不忍忠良遭难。然,夏侯尚虽退,贼心不死。后续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功曹所言极是。”周仓点头,“请功曹入府详谈!周某已备薄酒,为功曹接风洗尘!”
当下,周仓下令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加固城防,严加戒备。自己则与庞统、赵铁柱等人,陪同阎圃回到郡守府。
府中,酒宴已备。虽在战时,一切从简,但气氛却十分热烈。劫后余生,又得强援,众人心情振奋。
席间,阎圃道出详情。原来伊籍抵达汉中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陈明利害,又许以重利(承诺表奏刘备,承认张鲁汉中王地位,共抗曹魏),终于打动了张鲁。张鲁本就对曹魏心存忌惮,不愿其势力过于深入西南,加之听闻周仓悍勇,有意结个善缘,遂派阎圃前来“调停”,实则威慑夏侯尚,为周仓解围。
“然,师君亦有顾虑。”阎圃话锋一转,“夏侯尚虽退,然曹魏势大,绝不会善罢甘休。将军真有能力,独守上庸,面对曹魏接下来的雷霆之怒吗?”
周仓放下酒杯,目光灼灼:“功曹放心!上庸城坚粮足,将士用命,更有荆北义士为后援!曹丕若敢来,周某必让其碰得头破血流!况且……”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关将军尚在荆襄,陛下在蜀中,岂会坐视不理?只要撑过最初难关,必有转机!”
阎圃微微颔首:“将军有信心便好。师君之意,可与将军结为盟好,互通有无,共抗曹魏。然,为免授人以柄,明面上,汉中军不会常驻上庸。但若曹魏大举来犯,汉中绝不会坐视!”
“如此足矣!周某多谢师君!”周仓大喜,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有了汉中这个潜在盟友,夏侯尚投鼠忌器,短期内不敢妄动,他便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接下来,双方详细商议了盟约细节,互通情报,直至深夜。
送走阎圃后,周仓独自登上城楼,望着远处曹军营地的点点火光,以及更远处汉中军隐约的轮廓,心潮起伏。今日之局,险死还生,全赖伊籍之功、张鲁之援。然而,他深知,乱世之中,盟友关系脆弱不堪,一切还需自身强大。
“必须尽快突破炼神还虚中期!唯有更强的实力,才能在这乱世中真正立足!”他握紧拳头,感受着丹田内澎湃的罡元和那层摇摇欲坠的瓶颈。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来报:“司马!伊籍先生有密信送到!”
周仓心中一动,接过一枚蜡丸,捏碎一看,脸色骤变!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却石破天惊:
“司马台鉴:汉中之事已妥,然荆州剧变!东吴吕蒙,病重垂危!陆逊代掌兵权,正与曹魏密使接触,似有媾和之意!若孙曹联手,关将军危矣!荆襄局势,恐将彻底崩坏!万望早作打算! 籍 手书”
吕蒙病重!孙曹可能媾和!
周仓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刚解燃眉之急,更大的风暴,已然在酝酿之中!
喜欢三国:从卧牛山开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三国:从卧牛山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