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正月二十二,天空飞着毛雪。
东北小镇前新立屯,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着袅袅炊烟,看上去很有生活气息。
此时屯子东头第二家,那栋三间土坯房的西屋里,接生婆王婶子满头大汗,她双手托着一个血糊糊的婴儿,对坐在炕沿上,也满头大汗的尹成君说道:
“成君,恭喜你,是个大胖小子,快看看,长的多像你。”
王婶子说着,将手里血糊糊的婴儿,递到尹成君面前。
“我有儿子了,我又当爸爸了!”
二十七岁的尹成君看着襁褓中的儿子,激动的手直哆嗦,眼泪围着眼圈直转。
就在这个时候,东屋的房门一开,从东屋里走出来一个老太太,老太太长的白白净净,慈眉善目,虽然满头白发,但腰板却挺的很直,一点儿都不像六十多岁的老人。
这个老太太,就是尹成君的妈,也就是婴儿的奶奶。 老太太听说生了,紧走几步,来到西屋,看着炕上的大孙子,老太太高兴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嘴也合不拢了。
“哎呀,这大胖孙子,长的真招人稀罕,这大胖脸蛋子,真像我儿子小时候,成君啊,你小时候,就这么胖,现在看看我大孙子这胖样儿,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老太太高兴的说着,伸手从炕席底下,摸出来一个手绢包,老太太一层层打开手绢包,最后露出来五张十元的大团结。 老太太从里面抽出来两张,递给接生婆王婶子说道:
“王婶子,这是给你的接生费,你拿着,别嫌少,今天真是麻烦你了,大过年的,都没让你在家好好过个年,等孩子满月,我一定请你喝满月酒。”
“哎呀,他奶奶,你说这话就外道了,这大过年的,能给我老婆子添两个大胖孙子,这是喜事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能要你的钱呢,你快把钱收起来,留着给孙子买点儿啥吧。” 王婶子说着,把手里的二十元钱,又给老太太塞了回去。
老太太听了王婶子的话,就是一愣,看着王婶子问道:“王婶子,你刚才说啥?你给我添了两个大胖孙子?这话是啥意思?我咋有点儿没听明白呢?”
“他奶奶,你是真高兴糊涂了,你儿媳妇肚子里怀的是双胞胎,这你还不知道吧?” 王婶子看着老太太,笑着说道。
“啥玩意儿?双胞胎?” 老太太一听这话,顿时就惊呆了,手里拿着手绢包,也忘记收起来了,嘴张的老大,能塞进去一个鸭蛋,满脸都是不敢置信的神色。
老太太转头看着坐在炕沿上,抱着儿子的尹成君,颤声问道:
“成君,王婶子说的是真的吗?你媳妇给你生的是双胞胎?”
“妈,是真的,王婶子没骗你,东华给我生了一对双胞胎,咱家飞龙是哥哥,还有一个,在东华肚子里呢,王婶子说,还得等一会儿才能生出来。”尹成君看着母亲,一脸高兴的说道。
“哎呀,我的天哪,东华可真是个有福之人啊,一胎就生了两个,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儿啊,不行,我得赶紧去告诉你爸去,让你爸也高兴高兴。”
老太太说着,把手里的手绢包,又小心翼翼的塞回炕席底下,然后急匆匆的就往外走,一边走还一边喊:“老头子,老头子,你快出来,出大事儿了……”
老太太这一嗓子,把左邻右舍都喊了出来,大家伙儿都以为出啥事儿了呢,纷纷来到尹成君家,一看老太太那满脸喜色的样子,大家都知道,这是有喜事儿了。 邻居们七嘴八舌的一问,老太太就高兴的把儿媳妇生了双胞胎的事情,和大家说了。
屯子里的人,都知道尹成君的媳妇怀孕了,但谁也没想到,竟然怀的是双胞胎,在那个年代,双胞胎可是很少见的。
屯子里的老少爷们儿,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纷纷向老太太道喜,把老太太给高兴坏了,嘴都合不拢了。
西屋里,王婶子让尹成君把窗户打开放放味儿,然后又让尹成君把炕烧热点儿,别让产妇和孩子冻着。 尹成君一一答应着,然后就去烧炕去了。
这个时候,产妇东华也醒了过来,她看着炕上的儿子,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东华,你辛苦了,谢谢你给我生了一个大胖儿子。” 尹成君看着媳妇,一脸感激的说道。
“成君,我没事儿,你快去看看咱妈,别让她太累了,还有,你再去烧点儿开水,王婶子待会儿还得接生呢。” 东华看着丈夫,一脸温柔的说道。
“哎,我知道了,我这就去。”
尹成君答应一声,转身就出去了。 王婶子看着炕上的小飞龙,笑着说道:“这孩子长的真壮实,将来一定有出息,东华啊,你真是好福气啊,一胎就生了两个。”
“王婶子,谢谢你,今天真是麻烦你了。” 东华看着王婶子,一脸感激的说道。
“说啥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快别说话了,攒点儿力气,等会儿还得生一个呢。”
王婶子说着,伸手摸了摸东华的肚子,然后转头对站在旁边的尹成君说道:“成君啊,你媳妇的肚子开始往下走了,估计再有一个小时,就能生了,你赶紧去烧水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