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振威心中叫苦不迭,本来只有楚潇潇问的话,他还能想个理由搪塞推脱过去,现在寿春王出声了,却不敢不答。
他偷偷看了一眼垂下眼眸的盛祎,见对方依旧是那一副木头的样子,只得硬着头皮开口:“可…王爷,下官乃是一年前才调任凉州的,对孙健大人也不是特别了解…只怕…”
不等他说完,楚潇潇却已出声:“无妨,元刺史只需将你知道的说出即可,本使也只是想多了解一下,明日见了孙大人也好有话说…”
“是…”
随后元振威简单命人处理了一下地上的杯盏碎片,而后又给几人重新端上来新茶后,这才坐在椅子上缓缓说道。
“孙健此人,年近四旬,洛阳人士,其门第并非显赫,但从其祖父开始,便一直在司农寺任职,略有些人脉和根基…而孙健,早年间以其父荫,入司农寺永昌署任主簿,因其精于算计,通晓农事,尤其对仓廪收支,田亩产出等账目极为熟悉,升至正七品下的永丰仓监…”
楚潇潇静静地听着,手指下意识地在茶盏边缘轻轻掠过。
司农寺主管仓廪、苑囿、屯田等事,看似不如六部显要,实则掌管着庞大的物资与田产,油水之丰厚,满朝皆知。
虽是沾其父荫入司农寺,但能在其中站稳脚跟并执掌一方粮仓事宜,也绝非等闲之辈。
元振威偷偷瞧了眼楚潇潇和李宪的脸色,见两人没有打断的意思,便继续往下说道:
“十年前…”他说到这里,稍稍有些停顿,回想着卷宗上关于孙健的确切记载,“对,就是十年前,左威卫大将军郭荣奉旨镇守凉州,总揽凉州军务后不久,孙健便由司农寺永丰仓监的位子上,调任凉州担任营田使…”
十年前…
左威卫大将军郭荣到任后不久…
楚潇潇心头一震,又是郭荣,此事又与他有关。
李宪闻言也是瞬间直起了身子,眼中精光一闪,目光缓缓地看向楚潇潇。
两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后,楚潇潇这才问道:“元刺史可知,此调动是出于何故?是孙健主动要求,还是朝廷安排,或者…是什么人在背后…”
她语气中的试探意味十分明显,神都洛阳,自是皇帝迁都之后的中心,繁华富庶,司农寺在京城的几个仓廪和屯田更是众所周知的“肥缺”。
而凉州虽是西北重镇,但地处边关,环境艰苦,即便营田署掌握军屯、牧草等事宜,油水也不少,但总归比起洛阳的安逸,这里对大多数人来说,吸引力还是差一些。
除非…这里有更大的利益可图。
元振威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表情,斟酌许久后,才缓缓开口:
“关于这个…下官那时还未到任,对此中内情并不十分清楚,不过,据后来翻阅凉州衙署主事官吏的卷宗,孙健此次调任,是因其精通屯田事务,凉州地处前线,屯兵十几万,粮草供给乃是重中之重,急需朝廷派人从中周旋…”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低了些,“楚大人也知道,司农寺本身就是个‘肥缺’,而十几万大军在这里,每年的消耗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其中…一旦有人动动心思,其获利只怕比在神都…”
他的话停的恰到好处,没有把话说透,但意思却表达的十分明确,这或许就是孙健“甘愿”前来凉州的真正原因。
楚潇潇与李宪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几乎同时一凝,马上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孙健在郭荣到任后不久便调来凉州,这时间点未免有些太过巧合了。
是郭荣需要一个人帮其掌握凉州的军需命脉?
还是孙健背后另有其人,将其安排到凉州,也为了在军需上动点手脚,配合某个更大的阴谋?
而其弟孙康,以太仆寺少卿之位,屈尊来山丹军马场做个监牧使,原先想来未免有些大材小用。
如今再一看,周明轩破译的“突厥密文”中,明确提到“血衣堂”在边境走私军械,马匹,甚至少量的粮草,这些线索在不经意间连成了一条线。
凉州大营有军械,这兄弟二人,一个执掌粮草,一个执掌马匹,正好构成了“突厥密文”中边关走私的完整链条。
“哼…”这时的李宪突然冷哼一声,“有倒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啊!”
楚潇潇没有接话,但心中已然明了,他自然也是想到了这条走私线之间的关系。
这个十年前从洛阳调来的营田使,应该就是揭开凉州军马走私一案,乃至摸出背后那个更大阴谋的关键所在。
想到这里,她缓缓站起身,“元刺史,明日一早,随本使和王爷,咱们去见一见这位孙大人。”
“下官明白…一定当安排妥当。”元振威连忙躬身应下。
楚潇潇不再多言,与李宪一同走出花厅。
门外朔风依旧,她站在院中深吸一口充满寒意的空气,抬头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
隐隐感觉到前方的迷雾,似乎因为孙健这个名字的出现,而被掀开了一角,露出了其后更加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
? ?感谢宝子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老猿在这里再次道谢,还希望宝子们手中的月票多多投给老猿。
喜欢符针问骨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符针问骨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