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之中,万籁俱寂。方才那场短暂而酷烈的战斗所激荡起的能量涟漪正缓缓平复,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最终归于无形。唯有空气中尚未彻底消散的、带着一丝焦糊与雷霆净化后的清新混合的奇异气味,以及那残留在空间法则层面、细微却真实的湮灭道韵,还在默默诉说着之前发生的一切。
林尘独立于这片苍茫无际的灰蒙之中,身姿挺拔如松。周身隐隐有混沌雷光如细小的游龙般流转不定,那是初成的《九劫雷体》与丹田内混沌雷核自然散逸的气息交融所致。他原本因连番激战与炼化而略显急促的气息,此刻已彻底沉凝下来,厚重如山渊,深不可测。他挥手间,将血幡长老等人的储物袋与法器残骸尽数收起,动作流畅自然,目光却并未在这些足以让外界修士眼红的战利品上过多停留,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的全部心神,早已被识海深处那愈发清晰、灼热,如同擂鼓般催促着的指引所吸引。
鸿蒙塔的悸动,并未因混沌雷核的收取而平息,反而在短暂的沉寂后,爆发出更加明确、更加急切的渴望!那感觉,如同迷失在无尽黑暗中的舟船,终于看到了指引归途的灯塔光芒,源自灵魂本源的共鸣,让他无法忽视。
“雷核虽好,却似乎并非此地的终极……鸿蒙塔所感应的,是比雷霆本源更加古老、更加核心的存在。” 林尘眼眸深邃,其内有混沌星云生灭的异象一闪而逝。他隐隐有种预感,这片看似无序的初辟混沌,其真正的核心奥秘,或许与他识海中的鸿蒙塔有着千丝万缕、甚至至关重要的联系。
他不再有任何迟疑,身形微动,脚下仿佛有无形的混沌阶梯托举,整个人化作一道融入环境的灰色流影,不再有之前赶路的急迫,反而带着一种契合大道的悠然,沿着那冥冥中无比清晰的指引,向着比雷池核心更深远、更未曾被任何外来者触及过的混沌区域,坚定前行。
越是深入这片未知的混沌腹地,周遭的景象便越发显得奇异而瑰丽,颠覆常理。那原本只是均匀流淌的灰蒙气流,开始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层次的“秩序感”。它们不再是无序地翻滚、碰撞,而是仿佛遵循着某种源自太初的、宏大而和谐的韵律,如同一个庞然巨物在沉稳地呼吸,一呼一吸间,带动着整个混沌空间的微微脉动。偶尔,在那些缓缓流淌的气流之中,会倏忽间闪现出一缕缕极其细微、却纯粹到极致的法则光丝。这些光丝色泽各异,有的翠绿欲滴,代表着“生”;有的灰暗死寂,代表着“灭”;有的灵动跳跃,代表着“动”;有的沉静稳固,代表着“静”;还有黑白交织,演绎“阴阳”;刚柔并济,阐释“虚实”;甚至有时空波纹荡漾,暗示着“过去未来”……它们如同调皮的大道精灵,在混沌的幕布上一闪而逝,留下惊鸿一瞥的玄奥轨迹,让林尘心神不断受到冲击,对《混沌真解》中那些晦涩难明的总纲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直观感悟与理解。
他明白,自己正在无限接近这片混沌空间的真正核心,那万道源流之所,一切起始与终结的奇点——或许可称之为“混沌之心”!
这种前行,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不知具体过去了多久,可能是一瞬,也可能是永恒。终于,在前方那无尽的灰蒙深处,景象豁然开朗,或者说,是“凝聚”到了一个极致!
那并非一片开阔的虚空,也不是什么雄伟的宫殿或祭坛,而是一个……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的“点”。
一个超越了大小、维度概念的“点”。它仿佛无限小,小到如同微观世界的奇点,是所有物质与能量的最终归宿;却又仿佛无限大,大到囊括了整片混沌虚空,乃至其外无穷的世界,是整个宏观宇宙的缩影。它就那样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是所有混沌气流朝拜的君王,也是它们最终流淌回归的故乡。它没有固定的颜色,却又仿佛在一瞬间流转过世间所有的色彩,最终归于一种包容一切的混沌原色;它没有具体的形态,却又仿佛在不断地演化着万物最初的、最本源的形态,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在这个神秘至极的“点”——暂且称之为“混沌之心”——的周围,浩瀚的混沌气流变得无比温顺、虔诚,它们如同朝圣的信徒,缓慢而有序地环绕着它流淌、盘旋,形成一种自然而和谐的宏大场域。无数比之前在路途中所见清晰了百倍、凝实了百倍的大道法则光丝,不再是惊鸿一瞥,而是如同拥有了实质的生命,化作了活跃的、闪耀着各色道韵光华的小精灵,在这“混沌之心”的周围欢快地生灭、追逐、交织、碰撞,演绎着一曲无声却壮丽无比的大道交响乐章,仿佛在向有幸到此的观摩者,阐述着宇宙从无到有、从一到万物的最本源奥秘!
而林尘识海深处的鸿蒙塔,在这一刻,震颤与嗡鸣达到了顶峰!一股无比灼热、无比渴望、几乎要化为实质的意念从中爆发出来,冲击着林尘的心神!它仿佛一个饥渴了万载的旅人,终于看到了生命的源泉,迫不及待地想要扑过去,与之融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