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内,杨凡盘膝坐在角落,眉头紧锁,脸色在苍白与一丝不正常的潮红间变幻。他的心神已完全沉入识海,梳理着那篇名为《玄煞炼真诀》的庞大信息。
功法开篇,便透出一股凌厉霸道的意味,与他所修《地煞镇岳功》的沉稳厚重截然不同。《玄煞炼真诀》主张“纳万煞以炼己身,凝杀意以淬真魂”,走的是一条极度专注攻击与杀伐的险路。其核心在于凝聚“玄阴煞罡”,这种煞罡至阴至寒,锋锐无匹,专破各种护体灵光与法器防御,修炼到高深境界,煞罡一出,甚至能直接影响对手神魂,令其如堕冰狱,心神失守。
然而,修炼此法凶险异常。首先需要引各种阴煞、地煞、甚至杀戮产生的血煞、魂煞入体,以独特法门炼化。这个过程如同引火烧身,一个控制不好,便会被煞气反噬,轻则经脉受损,修为倒退,重则神智迷失,沦为只知杀戮的怪物。其次,功法进展越快,积累的煞气越重,对心性的侵蚀也越强,需要极其坚韧的意志时刻紧守本心,否则便会堕入魔道。
“果然……是柄双刃剑。”杨凡心中凛然。这功法威力巨大,但隐患也同样惊人。难怪那戮魂上人的残魂都充满了暴戾之气。
但对他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其中记载的几种快速凝聚、恢复煞罡,以及利用煞气刺激肉身、加速伤势恢复的秘术。这正是他目前最急需的。
他仔细参悟其中一门名为“噬煞归元”的秘术。这门秘术可以主动吸纳周围环境中的煞气,经过初步炼化后,用于补充或壮大自身煞罡。虽然效率比不上直接炼化精纯的阴煞之地,但在此处,或许能借助石室内残留的、戮魂上人坐化后散逸的微弱煞气,以及那柄“玄煞”短剑自然散发的煞意,来尝试恢复虚空煞罡。
“可以一试。”杨凡下定决心。他先按照《玄煞炼真诀》的基础法门,小心翼翼地调整自身灵力运转,使其带上一丝吸纳、容纳煞气的特性。这个过程并不顺畅,他原本的《地煞镇岳功》灵力中正平和,与这种偏向极端的属性有所冲突,需要极其精细的操控。
他屏息凝神,一点点地引导着灵力在数条次要经脉中按照新的路线运行,经脉传来阵阵刺痛与滞涩感,仿佛在强行改变早已习惯的通道。额头上再次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眼神专注,没有丝毫分心。
足足花了两个时辰,他才勉强完成了初步的灵力性质调整。此刻,他体内的灵力带上了一丝微不可察的阴冷气息,与原本的戊土灵力和虚空煞罡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接下来,便是尝试‘噬煞归元’。”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运转这门秘术。神识虽然受创,但在“煞魂印”存在的情况下,他对煞气的感知似乎敏锐了一丝。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石室内空气中弥漫的、那极其稀薄的残留煞气。秘术运转,一股微弱的吸力自他周身毛孔产生,如同一个个细小的漩涡。一丝丝冰凉、带着些许混乱意念的气流,开始缓缓渗入他的体内。
这些煞气一入体,便如同脱缰的野马,在他经脉中横冲直撞,带来冰刺般的痛楚和种种负面情绪的干扰。杨凡立刻按照秘法引导,以那丝改变了性质的灵力包裹、冲刷这些外来煞气,试图将其中的混乱意念磨灭,提炼出相对精纯的煞气能量。
这个过程比想象中更加艰难和痛苦。那些残留的煞气虽然微弱,但品质极高,蕴含着戮魂上人生前的意志碎片,冲击着他的心神。他紧守灵台,依靠《隐辰诀》和自身意志,一次次将那些杀戮幻象驱散。
效率低得令人发指。整整一天一夜过去,他吸纳炼化的煞气,也仅仅让那缕虚空煞罡壮大了微不可察的一丝,总量依旧维持在一成左右,远不如直接吸收灵石来得快。而且,因为分心炼化煞气,灵力的恢复也几乎停滞。
“不行,太慢了……而且对神识负担太重。”杨凡停下秘术,脸上疲惫之色更浓。石室内残留的煞气太过稀薄,不足以支撑快速恢复。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柄插在地上的“玄煞”短剑。短剑周围,萦绕着一圈肉眼难见、但他能清晰感知到的、凝练得多的煞气场。若是能引动这里的煞气……
这个念头极具诱惑,但也无比危险。“玄煞”短剑内的煞气,远非空气中那些无根浮萍可比,其精纯度和其中蕴含的残魂意志,都强了十倍不止!以他现在的状态贸然引动,无异于玩火自焚。
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求稳的念头占了上风。不能急,慢慢来。他重新拿起中品灵石,继续以传统方式恢复灵力,同时分出一小部分心神,持续运转“噬煞归元”,缓慢炼化空气中那稀薄的煞气,算是熟悉功法,积少成多。
时间在枯燥的修炼中缓缓流逝。当中品灵石又消耗了十块,灵力恢复到了接近两成时,他对“噬煞归元”的操控熟练了不少,炼化煞气的速度略有提升,虚空煞罡也终于艰难地突破到了一成半。肉身伤势在灵力的滋养下,好了约六成,虽然依旧虚弱,但已不影响正常活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