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原暴熊的出现,如同一声警钟,让杨凡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片雪原潜藏的危险。他虽不惧与之一战,但贸然动手必然暴露行踪,若引来冰煞教或更麻烦的存在,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尽快掌握更强的隐匿与一击必杀的手段。”他回到冰窟深处,目光落在悬浮于掌心、缓缓流转的暗金银芒煞罡之上。
戊土煞罡兼具土的厚重与金的锋锐,威力毋庸置疑,但运用方式仍显粗糙。无论是“撼山击”还是“撼地术”,都偏向于范围冲击或正面硬撼,缺乏变化与诡奇。面对修为高于自己的对手,或需隐匿袭杀的情况,便有些捉襟见肘。
“能否……让煞罡离体后,依旧保持形态,甚至进行精细操控?”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滋生。这并非凭空想象,《地煞镇岳功》中曾有提及,当对自身煞罡掌控入微,且神识足够强大时,可尝试“凝罡化形”,赋予煞罡临时的“形态”,使其具备更多变化。
他如今修为已达练气八层中期,神识因多次生死磨砺和黑色玉佩的潜移默化,远超同阶,或许可以尝试!
他选定了一个相对简单的目标——将一缕煞罡凝聚成“针”。针形尖锐,穿透力强,且体积小,易于隐匿,消耗也相对较少。
他盘膝坐下,屏息凝神,先从丹田中分出一缕发丝般细小的戊土煞罡,小心翼翼地引导至指尖。这个过程需极度精细,稍有不慎,煞罡便会失控溃散或伤及自身经脉。
第一次尝试,煞罡在指尖剧烈跳动,形态极不稳定,尚未离体便已消散。
第二次,他放慢速度,以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刀,一点点约束、塑形,勉强凝聚成针形,但在离体的瞬间,便因失去持续的神识支撑而崩溃。
第三次,第四次……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心神的大量消耗。但他心志坚韧,毫不气馁,不断调整着神识输出的强度、频率,以及煞罡本身的凝练程度。
不知失败了多少次,当他感觉神识即将耗尽,头晕目眩之时,指尖那缕暗金中带着点点银芒的煞罡,终于稳定地凝聚成了一根寸许长、细若牛毛的“针”!针尖寒芒闪烁,透着一股无坚不摧的锋锐意蕴!
“去!”
他心念微动,神识牢牢锁定三丈外冰壁上的一块凸起。
“咻!”
煞罡细针无声无息地激射而出,速度快得只留下一道微不可察的流光!
“噗!”
一声轻响,那坚硬的冰壁如同豆腐般被洞穿,留下一个细小的孔洞,孔洞边缘光滑,没有丝毫裂痕!
成功了!
杨凡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虽然只是最简单的针形,且操控距离和持续时间都极其有限,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意味着他的对敌手段,多了一份隐蔽与诡异。
他服下一颗回元丹,调息恢复。随后,又开始尝试凝聚其他形态,如薄如蝉翼的“刃”,或是用于防御的小型“盾”。过程同样艰难,成功率低得可怜,但对神识的锤炼和对煞罡的精细掌控,效果却极为显着。
在练习“煞罡化形”之余,他也没有放下符箓的绘制。有着寒泉上人的心得和此地极寒环境的辅助,他绘制冰盾符和寒冰箭符的成功率稳步提升到了四成左右,储备逐渐丰富。流沙符与金甲符的储备也补充到了相当数量。
这一日,他正在绘制一张冰盾符,即将成功之际,心中忽有所感,笔尖微微一顿,符纸上即将成型的灵光一阵紊乱,差点失败。他连忙稳住心神,完成了最后一道符文。
符成,但品质只是普通。
他放下符笔,眉头微蹙。方才那一瞬间的心血来潮,并非空穴来风。修为到了他这般境界,对自身吉凶已有一丝模糊的感应。
“此地……恐怕不能久留了。”他望向冰窟入口方向。那种被窥视、被隐约锁定的感觉,虽然极其微弱,却如芒在背。
是那离去的冰原暴熊去而复返?还是冰煞教的追踪术法终于摸到了附近?抑或是……这雪原之下,还隐藏着其他未知的危险?
无论哪种,都意味着平静的潜修生活即将结束。
他不再犹豫,开始迅速整理物品。两滴寒髓灵液、北部海域详图玉简、无名金属碎片等重要物品贴身收好。符箓、丹药、灵石分门别类装入储物戒。法器也一一检查,玄龟盾灵性已恢复至七成五,勉强可用。
他最后看了一眼寒泉上人的冰雪坟茔,躬身一礼,感谢这位前辈留下的遗泽。
随后,他来到冰窟入口,并未立刻出去,而是先以神识仔细探查外界。
风雪依旧,白茫茫一片。上方塌陷的雪层缺口处,积雪似乎比之前更厚了些。乍看之下,并无异常。
但他心中那丝警兆并未消失,反而更清晰了一些。
他沉吟片刻,取出一张新绘制的冰盾符拍在身上,一层淡蓝色的冰晶光晕笼罩周身,能有效抵御严寒和部分物理攻击。同时,他运转敛息术,将自身气息收敛到极致,如同一块没有生命的寒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