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舟在北部海域航行了十余日。越往北,气候越发寒冷,海面上开始出现零星的浮冰,天空也总是灰蒙蒙的,难得见到几日晴朗。灵气环境变得复杂,水行与冰寒之气渐浓,对主修土行功法的杨凡而言,修炼起来略感滞涩,但也让他对戊土煞罡的掌控多了一分锤炼。
这一日,远方出现了一座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巨大岛屿轮廓,其上山脉连绵,宛如一条匍匐的冰龙。岛屿附近的海域冻结着厚厚的冰层,只有少数几条被阵法维持的航道可供船只通行。
根据海图标识,此地名为“冰原岛”,是北部海域少数几个有修士聚集的大型岛屿之一,岛上有一座名为“寒冰城”的坊市。此地盛产各种冰属性、水属性灵材,也有通往更北方“寂灭海眼”边缘区域的补给点。
杨凡驾驭独木舟,沿着一条被标记出来的冰间航道,缓缓驶向岛屿南侧的一个港口。港口规模不小,停泊着许多造型奇特、加固了船体以对抗浮冰的船只。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和淡淡的鱼腥、煤烟混合的气味。
缴纳了十块灵石的入港费,杨凡踏上冰原岛的土地。脚下是坚硬的冻土和压实了的积雪,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以厚重的青黑色石块垒成,屋顶倾斜,便于积雪滑落。行人大多穿着厚实的毛皮衣物,修士则多以灵力护体,行色匆匆。
此地的灵气果然比金澜屿更偏向水、冰属性,对于杨凡而言不算友好,但也并非无法修炼。他需要尽快找到一个落脚点,并打听消息。
寒冰城的租赁处在坊市中心的“冰堡”内。负责的是一名面色冷峻、修为在练气九层的中年女修。
“洞府分三等。甲等靠近城内微型灵脉‘冰眼’,灵气最佳,月租八百灵石。乙等灵气尚可,月租三百灵石。丙等仅能遮寒,灵气稀薄,月租八十灵石。”女修语气如同这里的天气一样寒冷。
杨凡查看玉简,甲等洞府价格高昂且所剩无几。乙等洞府位置尚可,他选择了一处相对僻静的乙等十七号洞府,支付了两个月租金,共六百灵石。手中的下品灵石再次大幅缩水。
洞府位于城内一座石山的山腹中,入口隐蔽。内部陈设简单,石床、石桌、蒲团,与金澜屿相似,但温度更低,石壁上甚至凝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不过洞府自带的简易阵法能维持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对修炼影响不大。
安顿下来后,杨凡先是打坐调息,适应此地的灵气环境。他发现,运转《地煞镇岳功》时,需要分出更多心神来抵御外界冰寒之气的干扰,但戊土煞罡那沉浑厚重的特性,反而在这种对抗中显得更加凝练。
“或许,此地恶劣的环境,对磨砺煞罡和意志,并非全无好处。”他心中暗忖。
随后,他易容后外出,开始在寒冰城内打探消息。
他首先关注的是“寂灭海眼”和“沉渊重水”。在几家大型店铺和茶楼探听下来,得到的信息比在金澜屿时更加具体,但也更加令人心惊。
寂灭海眼位于极北之地,是一片空间极不稳定的恐怖海域,终年笼罩在狂暴的冰煞风暴之中,据说深处连接着某个未知的幽冥之地。那里不仅环境恶劣,空间裂缝随处可见,更栖息着许多适应了那种环境的强大而诡异的海兽。即便是筑基后期修士,也不敢轻易深入。而“沉渊重水”,据说是海眼深处某种特殊环境下,凝聚万载玄阴之气与海底元磁之力所化,极其罕见,可遇不可求。
至于近期是否有修士组织前往探索,得到的答案都是摇头。那里是生命的禁区,除非有不得已的理由或天大的机缘,否则无人愿意涉足。
“果然艰难……”杨凡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闻具体情形,还是感到压力巨大。以他现在的实力,前往寂灭海眼无异于送死。
他需要更强的实力,更需要一份详细的海图和一个可靠的队伍,或者……一种能抵御那里极端环境的特殊手段。
打探完寂灭海眼的消息,他又留意了一下关于“阴罗幡”和金澜屿近况的传闻。此地距离金澜屿已远,消息传递不便,并未听到相关的风声,这让他稍稍安心。
资源方面,他手中的淬骨丹在此地似乎颇有市场。体修功法在环境恶劣的北部海域更受重视,强化肉身的丹药向来供不应求。他在一家名为“雪参堂”的丹药铺试探性地出售了一颗淬骨丹,竟然卖出了二百八十灵石的高价,远超金澜屿。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他手中还有七颗淬骨丹,若能全部出手,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足以支撑他后续的修炼和准备。
但他没有急于大量出售,以免引人注目。他打算分批少量出手,同时采购一些适合此地环境的符箓材料,比如“冰盾符”、“寒冰箭符”等,丰富自己的对敌手段。
回到洞府,杨凡开始规划接下来的修行。首要目标,是突破练气八层。他感觉自己在七层巅峰的积累已经足够,只是差一个契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