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市的喧嚣被隔绝在简陋的阵法之外。杨凡盘膝坐在独木舟狭小的空间内,手中摩挲着那半块沾满淤泥的黑色残片。舟外,迷乱海边缘特有的紊乱灵气如同无形的潮汐,一波波冲刷着这临时栖身之所。
他没有急于清理残片上的污垢,而是先仔细回忆着黑色玉佩产生感应的每一个细节。那瞬间的灼热,清晰而短暂,仿佛某种同源之物间的共鸣。这残片,定然与玉佩有着极深的联系。
深吸一口气,他取出一张最低阶的“清尘符”,灵力微吐,符文化作一股柔和的力量,拂过残片表面。厚厚的淤泥簌簌落下,露出了残片的本来面目。
依旧是通体漆黑,材质非金非石,触手冰凉沉重。但清理干净后,可以看到其表面确实铭刻着一些极其细密、复杂的纹路。这些纹路并非完整的符文,更像是某种庞大结构的一角,断口处参差不齐,仿佛是被巨力强行崩碎。
杨凡凝聚神识,小心翼翼地向残片内部探去。神识如同陷入一片深沉的黑暗,阻力极大,前行艰难。这材质果然特殊,能有效隔绝神识探查。他耐着性子,如同用细针探路,一点点向内渗透。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在他神识消耗不小,准备暂时放弃时,指尖触碰的残片忽然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吸力!与此同时,贴身的黑色玉佩再次传来那熟悉的、一闪而逝的灼热!
这一次,感觉更为清晰!并非玉佩在发热,而是它内部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引动,与这残片产生了短暂的“共振”!
杨凡心中一动,立刻尝试将自身那恢复了些许的戊土真罡,分出一丝,缓缓渡入残片之中。
真罡流入,依旧如同石沉大海,但那丝微弱的吸力却明显了一丝。他持续渡入,心神紧紧锁定着残片和玉佩的变化。
当渡入的真罡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异变再生!
黑色残片表面的那些细密纹路,骤然亮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幽光,如同黑暗中一闪而过的萤火!虽然瞬间便黯淡下去,但杨凡凭借强大的神识,清晰地捕捉到了那一刻的变化——那些纹路并非死物,它们在真罡的激发下,短暂地“活”了过来!
更让他心惊的是,在纹路亮起的瞬间,他感觉到残片内部,似乎有一个极其微小、却复杂无比的“结构”被触动了一下。那感觉转瞬即逝,无法捕捉其具体形态,但绝非寻常!
“这纹路……这内部结构……”杨凡收回真罡,眉头紧锁,陷入沉思。这残片绝非普通的法器碎片。其上的纹路玄奥复杂,远超他目前所知的任何符文体系,倒更像是一种……他脑海中忽然闪过《基础阵法图解》中提及的,关于某些上古阵法基理的描述,那种超越了单一符文、更注重整体结构与能量流转路径的古老传承。
难道这残片是某种上古阵法或者特殊法宝的组成部分?而黑色玉佩,是与之配套的钥匙或者核心?
这个猜测让他心跳加速。若真如此,那这残片和玉佩的价值,恐怕远超他的想象!岳明不惜代价寻找玉佩,是否也知晓其中的奥秘?
他再次尝试,但无论他如何灌输真罡,那残片除了最初那一下反应外,再无动静,表面的纹路也恢复了死寂。显然,要么是激发条件未完全满足,要么是这残片残缺太甚,无法单独运转。
“需要更多残片?还是需要特定的能量或者法诀?”杨凡喃喃自语。线索似乎又断了,但方向却明确了一分。这残片与玉佩有关,而玉佩又似乎与戊土真罡有所关联。
他将残片小心收好,目光落在了新购的迷乱海详图上。鬼哭礁的海墟投影风险太大,暂时不予考虑。他的目光在图上逡巡,最终落在了一处名为“乱流海”的区域。
根据海图标注和之前打探的消息,乱流海位于迷乱海外围偏南,那里海况复杂,暗流汹涌,时常有空间波动,但也因此,偶尔会从深海或者空间缝隙中冲刷出一些奇特的材料、矿石,甚至是一些年代久远的残破碎片。不少散修会在相对安全的时期,前往那里碰运气,被称为“淘海客”。
风险比鬼哭礁小,而且,既然这黑色残片是在海中礁石下被发现,那么类似的东西,在乱流海那种地方,出现的可能性或许更大?
决定已下,他便不再犹豫。休息一夜,将状态调整好,第二天拂晓,便驾驭着独木舟,离开了浮萍市,向着南方的乱流海驶去。
越靠近乱流海,海况越发恶劣。原本还算平静的海面变得波涛汹涌,暗流潜藏,独木舟行驶起来颠簸不已,需要他不时耗费灵力稳定。天空也显得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随时会有风暴降临。
偶尔,他能感受到一些微弱但尖锐的空间波动从海底或远处传来,让人心悸。这里的灵气更加紊乱,属性混杂,对于修炼单一属性功法的修士而言,环境颇为不利。
杨凡打起十二分精神,神识尽可能铺开,避开那些明显不稳定的能量区域和潜藏在水下的暗礁。他看到了其他一些前来“淘海”的修士,大多和他一样,驾驶着简陋的交通工具,彼此间隔很远,互不打扰,眼神中都带着警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