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黑河坊那间阴暗的石室,杨凡没有立刻开始疗伤,而是先仔细检查了厚土碑。碑身依旧温润,灵光内蕴,但之前被怨灵阴寒之力侵蚀的地方,隐隐残留着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黑色纹路,触摸上去,能感到一股若有若无的刺骨寒意。他尝试以自身精纯的《厚土诀》灵力温养,效果甚微,那阴寒之力如同附骨之疽,极难驱除。
“果然,厚土碑虽防御强横,但对这类纯粹阴魂鬼物的特殊攻击,抗性不足。”杨凡眉头紧锁,这无疑给他接下来的探索增加了巨大的难度。单纯依靠厚土碑硬抗,不仅消耗巨大,还可能损伤法器灵性。
他吞下丹药,一边运功疗伤,驱除体内残留的阴寒之气,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推演与那怨灵交手的每一个细节。怨灵无形无质,攻击直指神魂,畏惧阳刚破邪之力,但自身灵力属性偏重土行,厚重有余,凌厉和破邪不足。火弹符威力尚可,但面对练气后期的怨灵,显得杯水车薪。破邪符效果显着,但已消耗殆尽,且价格昂贵,难以大量配备。
“必须另辟蹊径。”他的目光落在了那枚记载《煞骨淬元术》的玉简,以及那包腐骨毒藤种子上。
《煞骨淬元术》引阴煞之气淬炼己身,修炼出的力量本身就偏向阴寒霸道,或许能与尸鬼洞的阴气环境产生某种对抗甚至……同化?而那腐骨毒藤,生长于阴秽之地,释放的毒雾能麻痹生灵,不知对没有实体的怨灵是否有效?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形成。
他再次取出《煞骨淬元术》玉简,神识沉入其中。这一次,他不再仅仅关注其淬炼骨骼、提升肉身的部分,而是仔细研读其中关于操控和运用阴煞之气的法门。这门功法颇为玄奥,除了淬体,亦记载了几种粗浅的运用煞气伤敌的手段,只是之前他一心淬体,并未深究。
其中一门“煞气指”的神通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法需将淬炼入骨的阴煞之气逼出指尖,凝而不发,可污人法器,蚀人血肉,对神魂亦有轻微的冲击之效。虽然描述粗浅,威力似乎也有限,但其“对神魂有轻微冲击”的特性,让杨凡看到了对付怨灵的一线可能。
“若能将这阴煞之气与我的戊土真罡结合……”一个更加疯狂的设想浮现。戊土真罡沉浑厚重,防御无双,但缺乏变化与锋锐。若能融入一丝精炼过的阴煞之气,是否能在保持其防御力的基础上,增添几分针对阴魂的侵蚀特性?
想到便做。他先运转《煞骨淬元术》,小心翼翼地引动一丝被黑铁片净化过的精纯阴煞之气,循着“煞气指”的法门,尝试将其逼至右手食指指尖。一股冰寒刺骨、带着破坏意味的力量凝聚在指尖,使得指尖周围的空气都微微扭曲,皮肤呈现出一种不健康的青黑色。
随即,他缓缓调动丹田内那缕暗金色的戊土真罡,分出一丝,如同细流般汇向指尖,尝试与那缕阴煞之气接触。
两者相遇的瞬间,并未如想象中般激烈冲突,反而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反应。戊土真罡的沉浑似乎束缚住了阴煞之气的躁动,而阴煞之气的冰寒与侵蚀性,则仿佛给厚重的真罡镀上了一层危险的锋芒。一股兼具沉重与阴寒、稳固与侵蚀的奇特力量,在他指尖缓缓成型,颜色变成了更加深邃的暗金,隐隐泛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黑气。
“成了!”杨凡心中一喜,但不敢大意,仔细感受着这股新力量的性质。它似乎极不稳定,维持起来对心神消耗巨大,而且总量极其微弱,恐怕只能持续一击之力。
他将其命名为“煞罡”。
接下来是腐骨毒藤。他取出几颗种子,按照之前了解到的特性,将其浸泡在一种常见的促进灵植生长的“草木精华”中,并尝试向其中注入一丝微弱的木属性灵力和……一丝阴煞之气。他想看看,在这种环境下,毒藤能否发生异变,或者更快地激发其特性。
做完这些准备,已是第二天下午。右臂的伤势在丹药和持续疗养下稳定下来,虽未痊愈,但已不影响正常活动。灵力也恢复了七七八八。
他再次清点物资,将剩余的所有清心丹、避瘴丹、回元丹检查一遍。攻击符箓已经耗尽,他利用现有材料,勉强绘制了五张火弹符,成功率因心神消耗较大而有所下降。
看着缩水的符箓储备和所剩不多的灵石,杨凡深吸一口气。必须尽快取得阴髓钻,否则连基本的修炼资源都将难以为继。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再次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黑河坊,直奔尸鬼洞。
轻车熟路地穿过枯木林,再次站在那阴气森森的洞口前,杨凡心境已然不同。他吞下避瘴丹和清心丹,没有立刻激发任何防护符箓,而是默默运转《煞骨淬元术》,让一丝精炼过的阴煞之气在体表缓缓流转,试图让自己的气息与洞内的环境更加契合。
果然,当他再次踏入洞窟时,那股无处不在的阴寒侵蚀感减轻了不少,仿佛他本身也成了这阴森环境的一部分。辨阴术视野中,自身散发的灵气光晕也带上了淡淡的灰色,与周围环境的界限变得模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