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汉抬起头,抹了把汗,打量了杨凡一眼,瓮声瓮气地道:“有,要看什么品阶的?”
“一阶的,初学者用即可。”
壮汉从角落搬出一个半人高、三足两耳、通体黝黑、表面有着粗糙云纹的丹炉,咚地一声放在地上:“黑铁炉,最结实耐用,五十灵石,不二价。”
杨凡检查了一下,丹炉材质普通,但结构完整,内部符文也还算清晰,对于练手来说足够了。他爽快地付了灵石。
接着,他又逛了几家药材铺,按照《精要》中记载的丹方,购买了足够炼制三十次辟谷丹和二十次行气散的药材。这些低阶药材价格不高,但也花掉了他近一百灵石。
采购完毕,他不敢在这等险地久留,立刻驾驭地行舟离开,直到远远离开黑水集范围,才松了口气。
回到云隐洞天,杨凡立刻开始了他的炼丹尝试。
他没有地火,只能依靠自身灵力凝聚的微弱真火。好在辟谷丹和行气散都是一阶丹药中对火焰要求最低的。
第一次尝试炼制辟谷丹。他按照《精要》所述,先以神识仔细检查所有药材,剔除杂质,然后按照顺序投入黑铁炉中。指尖凝聚出一簇橘黄色的微弱火苗,小心翼翼地加热丹炉。
然而,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灵力真火极难控制,时大时小,导致炉内温度不稳;神识需要同时关注火候和药材融化的状态,一心二用,顾此失彼;各种药材药性不同,融化的速度和要求也各异……
“噗……”
一股焦糊味传来,第一炉药材彻底报废,化为黑炭。
杨凡面无表情,清理丹炉,总结失败原因:“火候控制不稳,在‘青禾草’投入时未能及时降温,导致其药性被破坏。”
第二次尝试,他更加小心地控制火焰,但在凝丹环节,因灵力收束过快,导致尚未完全融合的药液瞬间凝固,形成了几颗颜色斑驳、毫无药效的废丹。
第三次,第四次……
连续失败了八次!浪费了八份辟谷丹的材料!
杨凡停了下来,没有继续盲目尝试。他盘膝坐下,再次仔细研读《精要》中关于控火和凝丹的部分,结合前几次失败的经验,反复推演、模拟。
他意识到,问题关键在于对灵力(火焰)和神识的精细掌控。这恰恰是《戊土真罡》和长期制符所锻炼的能力!
他调整思路,不再将炼丹视为一个全新的、独立的事情,而是将其与自身已有的优势相结合。他以修炼《戊土真罡》时那种对灵力极致的控制力,去驾驭那簇微弱的真火;以绘制符箓时那种神识高度集中、感知入微的状态,去观察丹炉内每一丝药力的变化。
第九次尝试。
投入药材,神识如同最精密的刻度尺,感知着炉温的每一分变化,指尖火焰随之做出最细微的调整。药材依次融化、药力开始交融……到了最关键凝丹时刻,他屏住呼吸,灵力如同最轻柔的丝线,缓缓收束……
丹炉内,混乱的药力在神识的引导和灵力的约束下,终于开始向着中心一点凝聚、压缩……
一股淡淡的、带着谷物清香的药味从丹炉中飘出!
杨凡心中一喜,不敢大意,维持着灵力的输出,直到炉内气息彻底平稳。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炉盖。
只见炉底躺着三颗龙眼大小、色泽淡黄、表面略显粗糙的丹丸。虽然品相一般,甚至带着些许杂质,但确确实实是具备了辟谷效果的——辟谷丹!
成功了!
虽然只是最基础的成功,成丹率和品质都低得可怜,但这无疑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巨大突破!
杨凡看着手中那三颗粗糙的辟谷丹,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丹道之门,终于被他撬开了一丝缝隙!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还有行气散、清心丸,还有更高阶的丹药,还有对成丹率和品质的极致追求。
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动力。将一颗辟谷丹放入口中,感受着那微弱的药力在体内化开,带来一丝饱腹感,他仿佛看到了未来凭借自身丹道,支撑修行、攀登大道的广阔前景。
云隐洞天内,除了灵气流转和泉眼叮咚,又多了一丝淡淡的、初生的丹香。
喜欢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凡人修仙:我在坊市摸爬滚打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