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湖水深处,杨凡如同蛰伏的水兽,紧贴着粗糙的礁石,一动不动。《厚土诀》在体内缓缓运转,引导着丹药之力修复着受损的经脉和内腑,同时极力收敛着所有气息。
足足在湖底隐匿了三天三夜,待体内伤势稳定,灵力也恢复了两三成,确认外界再无冯璋的神识扫过后,他才如同一条游鱼,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片水域。他没有立刻返回云隐峰,而是绕了一个极大的圈子,在几处荒岛之间迂回前行,多次改变方向和隐匿行迹,直到半个月后,才终于有惊无险地回到了云隐洞天之外。
穿过自己布下的云隐迷雾阵,重新踏入这方熟悉而安全的天地,感受着洞府内比外界浓郁数倍的灵气,杨凡一直紧绷的心弦才真正松弛下来。一股劫后余生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上,他几乎站立不稳。
他强撑着检查了一遍洞府内外的阵法,确认无人闯入,这才回到石室,立刻开始了长时间的闭关疗伤。
此次伤势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重。右臂骨骼裂痕,内腑受筑基灵压震荡,经脉也因过度催动戊土真罡而有多处损伤。更重要的是心神上的损耗,与筑基修士正面交锋带来的压力,绝非轻易能够恢复。
他每日服用吴岩留下的碧灵丹,辅以自身精纯的《厚土诀》灵力,一点点温养修复伤体。过程缓慢而痛苦,但他心志坚定,耐得住这份寂寞与磨砺。
在疗伤的同时,他并未放下修炼。经历过生死搏杀,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戊土真罡》的重要性。若非这门神通,他早已死在冯璋的玄冰刺之下。他每日都会抽出时间,在戊土之精旁打坐,引动其本源气息,小心翼翼地温养、恢复那缕因透支而变得黯淡的玄黄真罡,并尝试着继续按照法门进行“凝”与“炼”。
或许是生死间的大恐怖激发了潜能,或许是戊土之精的功效非凡,他发现自己对真罡的掌控和凝练速度,似乎比受伤前还要快上一丝。那缕真罡在缓慢恢复的同时,颜色愈发深邃,质地也似乎更加凝实。
此外,他也开始更加系统地钻研《基础阵法图解》。此次能够从筑基修士手下逃脱,那仓促布下的“伪·土遁阵”功不可没。这让他意识到,阵法之道,在某些时候,或许比单纯的攻防法术更为重要。他不再局限于布置静室的预警、隔音阵法,开始尝试理解更复杂的阵法原理,推演如何将阵法与自身遁术、乃至攻击手段相结合。
时光在专注的疗伤与修炼中悄然流逝。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
云隐洞天内,杨凡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蕴,气息沉凝厚重。他活动了一下右臂,骨骼裂痕早已愈合如初,内腑暗伤也尽数祛除,灵力不仅完全恢复,更因这一年的沉淀与积累,变得愈发精纯浑厚,已然达到了练气七层的巅峰,距离八层只有一步之遥!
而丹田之内,那缕戊土真罡不仅彻底恢复,体积更是增长了一倍有余,已有拇指粗细,如同一条微型的玄黄小龙,在灵力漩涡中缓缓游弋,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沉重与稳固之意。如今,他已能勉强将真罡覆盖整个手掌,防御力大增!
他心念一动,施展“缩地成寸”,身形瞬间出现在五丈之外,比之前更加流畅自如,连续施展的间隔也缩短了不少。
“是时候了。”杨凡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知道突破的契机已然来临。他走到灵眼之泉旁,盘膝坐下,将状态调整至最佳,然后取出一枚金髓丸服下。
丹药化开,磅礴的药力如同火山爆发,汇同灵眼之泉涌出的浓郁灵气,被他以《厚土诀》引导,化作一股无可阻挡的洪流,向着练气七层的壁垒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有过之前突破的经验,此次过程显得水到渠成。那层壁垒在雄浑的灵力冲击下,仅仅支撑了半炷香的时间,便轰然破碎!
丹田气旋再次扩张,灵力总量与精纯度跃升一个新的台阶!神识感知范围也扩展至近四十丈!
练气八层!
突破之后,杨凡并未停止修炼,而是继续稳固境界,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戊土真罡的凝练和阵法的钻研上。他深知,修为只是基础,真正的实力体现在神通、法术、阵法等综合手段上。
他又在洞府中闭关了半年。期间,他将戊土真罡凝练得更加得心应手,已能覆盖双臂,防御力惊人。对阵法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已经能够独立布置出几种简易的困阵和幻阵,虽然威力有限,但用于洞府防护和对敌干扰,已然足够。
这一日,他结束修炼,站在洞府入口,望着外面依旧缭绕的云雾。闭关近两年,修为从七层初入提升到八层稳固,戊土真罡小成,阵法入门,实力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时候再次外出走一走了。一直闭门造车并非良策,需要了解外界变化,寻找后续功法(《厚土诀》只有练气期部分),以及打探“镇岳宗”的消息,完成对吴岩前辈的承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