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号的内部航行,如同一场在时间胶囊中进行的静默迁徙。十五个标准日的航程,在近乎绝对平稳的跃迁和惯性航行中悄然流逝。舱壁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危险,只有观察窗外那被拉成无数流光线条的星辰,提醒着他们正以惊人的速度穿越广袤的星海。
休息舱内,时间仿佛被拉长。最初的紧张和不安,在日复一日的平静中逐渐沉淀下来。众人抓紧这难得的喘息之机,全力恢复着伤势和消耗。
林凡大部分时间都盘膝坐在靠近舷窗的位置,双目微阖,周身有极其淡薄的混沌气流若隐若现。他并未急于提升灵力修为,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如同最耐心的工匠,细致地梳理、温养着此前连番恶战和强行施展禁术造成的经脉暗伤与神魂疲惫。混沌道种缓缓旋转,每一次搏动都牵引着初界源核环散发出的微弱本源气息,混合着星槎号内精纯的能量补给,滋养着受损的根基。过程缓慢而细致,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道基,正变得更加凝练、通透,对混沌之气的掌控也愈发圆融。尤其是对“归墟”禁法的反刍,让他对混沌的“化万法为虚无”的意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月灵儿静坐一旁,周身月华如水银般流淌,气息空灵而纯净。她损耗的本源在缓慢恢复,脸色日渐红润。偶尔,她会睁开眼,看向林凡的侧影,眼神复杂,有关切,有沉思,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她通过舱内的简易终端,查阅着巡天盟公开的一些关于星海格局、势力分布的基础信息,试图为未来可能面临的局面做准备。
四名队员也各司其职,疗伤、修炼、维护随身法器,偶尔低声交流几句,气氛沉静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凝重和对未来的茫然。他们都知道,踏上星槎号,意味着告别了过去相对熟悉的环境,踏入了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
航程中,除了定时送来的、由机器人配送的、营养均衡却口味单一的合成食物外,再无人打扰。这种近乎与世隔绝的状态,反而让众人有了充分的时间,去消化第四卷《碎星征途》中那惊心动魄的经历。
这一日,当窗外永恒的流光景象开始逐渐放缓,星辰重新显现出清晰的轮廓时,舱内的提示音柔和地响起:
“各位乘客,本舰即将抵达目的地——隐光星域,第七前哨基地。请做好离舰准备。”
所有人几乎同时睁开了眼睛,结束了修炼状态,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观察窗。
窗外,一片与碎星城的混乱喧嚣、湮灭漩涡带的死寂狂暴截然不同的星域景象,缓缓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里的星辰分布相对稀疏,散发着柔和而稳定的光芒。虚空中,看不到密集的陨石带或狂暴的能量乱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心安的宁静与秩序感。远方,一个巨大的、由七颗呈勺子状排列的恒星组成的星系,散发着温暖的橘黄色光辉,成为了这片星域最显着的地标——“北斗星区”。据资料记载,这里便是隐光星域的核心,也是巡天盟重要据点所在地。
星槎号调整航向,朝着北斗星区边缘,一颗不起眼的、散发着淡蓝色光晕的行星驶去。随着距离拉近,可以看清那颗行星并非自然天体,而是一个庞大无比的、结构精巧复杂的人造星体!其表面覆盖着层层叠叠的能量护盾和光学迷彩,只有在特定角度才能窥见其金属与晶体构成的宏伟轮廓。无数细小的光点(飞船、空间站)如同环绕蜂巢的工蜂,在行星轨道上有序地穿梭往来。
“那就是第七前哨基地……”李默低声惊叹,被这远超想象的科技造物所震撼。
星槎号并未直接靠港,而是在接近到一定距离后,接收到一道无形的引导信号,舰体轻微一震,再次进入了短途跃迁状态。
眼前景象瞬间模糊,下一刻,星槎号已经出现在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内部空港之中**!
空港的规模远超碎星城码头,穹顶高耸入云,看不到尽头,四周是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泊位,停靠着大大小小、型号各异的飞船,从小巧的侦察艇到庞大的星际母舰,应有尽有。许多飞船表面,都喷涂着与星槎号类似的星辰权杖徽记。港内光线明亮柔和,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各种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高效而安静,几乎看不到多少人员走动,充满了一种高度自动化带来的冰冷秩序感**。
星槎号平稳地停靠在一个指定的泊位上。舱门滑开,那名引导机器人再次出现。
“各位乘客,第七前哨基地已到达。请随我前往接待处办理登记手续。”
林凡深吸一口气,率先站起身。他能感觉到,此地的能量浓度,远胜外界,而且异常精纯温和,非常适合修炼。空气中,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类似檀香与臭氧混合的奇特气味,让人心神宁静**。
众人跟随机器人,走下舷梯,踏上了前哨基地的金属地面。脚下传来坚实而轻微的震动感,显示着这座基地庞大而精密的内部运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