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品烟客
那名炼气七层的膳堂执事弟子姓钱,目光在沈砺手中的暗黄小鼎上停留了一瞬,便迅速恢复正常,脸上堆起公式化的笑容:“这位师弟看着面生,是来领取破损器皿的?需知此处物品虽为残次,登记方可带离。”
他语气平常,仿佛刚才那一闪而过的惊疑只是错觉。
沈砺心中警兆微升,但面上不动声色,晃了晃手中的令牌:“这位师兄有礼,弟子受人所托,凭此令牌而来,欲挑选一件废弃炉鼎用以练习控火之术。”
钱执事接过令牌,仔细查验了一番,尤其是背面那模糊的云纹,眼神再次细微地波动了一下,随即笑容更盛:“原来是朱师叔的面子。既是朱师叔所托,自然无妨。师弟倒是好眼光,这尊小鼎…嗯,材质尚可,虽已灵性大失,但用来练习控火,倒也皮实耐烧。”
他话语听起来毫无破绽,甚至带着一丝指点后辈的意味,但“灵性大失”几个字,却说得略微刻意,仿佛在强调着什么。
旁边那位跟班执事也凑趣笑道:“钱师兄说的是,这鼎堆在这儿有些年头了,灰扑扑的也没人瞧得上,师弟拿去练手正合适。”
沈砺心中冷笑,愈发确定这鼎绝不简单。这两人一唱一和,看似大方,实则想尽快将这烫手山芋打发走,并坐实它“废品”的身份。
他自然不会点破,顺势露出几分“捡到便宜”的欣喜,拱手道:“多谢两位师兄行方便,那弟子就选此鼎了。”
登记流程很简单,钱执事大手一挥,在簿册上记下“破损旧鼎一尊”,便让沈砺将鼎带走,态度甚至称得上热情。
抱着那尊沉甸甸、满是油污的暗黄小鼎离开膳堂大库,沈砺能清晰地感觉到,背后有两道目光一直注视着他,直到他拐过路口才消失。
回到竹韵院,紧闭门窗。
沈砺迫不及待地将小鼎置于屋中,打来清水,仔细擦洗。
厚厚的油污和灰尘被洗去后,小鼎露出了本来面目。通体呈现一种深沉内敛的暗黄色,材质非金非石,触手温润,却又带着一种大地般的厚重感。鼎身之上,铭刻着一些极其古老模糊的云纹雷篆,中心似乎曾有一个印记,但已磨损难以辨认。那条歪斜的鼎足和侧面的裂纹也清晰呈现,确实损伤不轻。
但即便如此,当沈砺再次将煌阳之气靠近时,小鼎竟微微震颤了一下,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低沉嗡鸣,仿佛沉眠的器物被悄然唤醒了一丝本能。
“果然有灵!”沈砺心中暗喜。
他不再犹豫,按照朱管事的指点,盘膝坐下,将小鼎置于身前。
凝神静气,调动丹田内那轮煌阳气旋。
这一次,他更加小心,更加专注。掌心之上,那团白炽纯粹的煌阳之火再次凝聚而出,但规模比在废圃时更小,仅如鸽卵,光芒却愈发凝练。
他控制着这团小火球,缓缓地、小心翼翼地贴近小鼎的鼎身。
没有想象中的剧烈排斥或爆炸。
当煌阳之火接触到鼎身的瞬间,小鼎再次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那暗黄的鼎身仿佛化作了一块干燥的海绵,竟开始缓慢地、贪婪地吸收起煌阳之火的热量与灵韵!
而沈砺则通过这火焰的桥梁,清晰地感知到了小鼎内部的情况:无数细微的损伤、堵塞的灵脉、以及核心处一丝极其微弱、近乎寂灭的沉厚灵性。
这灵性给他的感觉,如同深埋地底的万年土精,厚重、承载、包容万物,却又带着一丝被埋没的沉寂。
他的煌阳之火至刚至阳,充满生机,恰好是滋养唤醒这土行灵性的最佳养分!
沈砺福至心灵,不再仅仅满足于煅烧鼎身表面。他尝试着引导那一丝煌阳之火的热力,顺着鼎身内部那堵塞破损的细微灵脉,缓缓向内渗透,温养那丝沉寂的灵性,并尝试修复一些微不足道的损伤。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消耗巨大的过程。对灵力的掌控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程度,灵识的消耗更是如同开了闸的洪水。
仅仅一炷香的时间,沈砺便感觉体内灵力即将告罄,头昏眼花,不得不立刻停止了输出。
那团煌阳之火散去,小鼎恢复了沉寂,表面温度依旧,似乎并无太大变化。
但沈砺却敏锐地察觉到,小鼎吸收他火焰的那一小片区域,颜色似乎深邃了那么一丝丝,那条细微的裂纹尽头,仿佛也愈合了头发丝那么一点点的距离。
有效!
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这无疑证明朱老的方法是正确的!而且,这尊小鼎,绝非凡物!
他立刻吞服下一枚仅存的、用以日常修炼的下品凝气丹,打坐恢复。
之后数日,沈砺足不出户,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以煌阳之火温养小鼎的修炼中。
过程枯燥且痛苦。每次都是将灵力和灵识消耗到极限,才能看到那微不足道的一丝进展。丹药的消耗速度更是惊人,那二十五点贡献度兑换来的丹药很快便见底。
但他乐此不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