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网的钢铁骨架已然搭起,每周稳定增加的“系统空投”市民也让柏淋市(虽然目前规模也就相当于一个大点的幸存者营地)逐渐有了几分“人气”。但辉霜冽很清楚,仅仅依靠他们核心七人(加上艾莉卡、米娅)加上少数核心人力,想要长久守住这片基业,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威胁,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沉默而顺从的市民,是他们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但也可能成为最脆弱的环节。如何“使用”这些市民,成了摆在“柏淋市管理委员会”面前的首要课题。
“总不能一直让他们只干基建和种地的活儿吧?”在一次核心成员会议上,辉霜冽抛出了这个问题,“尸潮来了,光靠我们几个和那些固定炮台,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而且,未来如果我们要向外扩张,或者遭遇其他人类势力的挑战,也需要可靠的地面力量。”
卡呐利嚼着系统出品的合成肉干,含糊不清地说:“那还能咋办?让他们也上去扛枪?就他们那样子,别到时候被丧尸一吓,枪都拿不稳。”
凯卫尔推了推眼镜,分析道:“他们的服从性极高,这是优势。但缺乏战斗意志和技能是致命弱点。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军事训练和精神建设。”
王尔言简意赅:“发枪,训练。”
薇拉、艾莉卡、米娅也点头表示同意。在末日,拥有自保能力是生存的根本,即便是普通市民。
辉霜冽的手指敲着桌面,眼中闪烁着一种混合着责任感与实用主义的光芒。他做出了决定:
“既然他们是我们的市民,是我们柏淋的一部分,那我们就不能亏待他们。”
“我的原则是:富养,当死士养!”
“什么是富养?不是骄奢淫逸,而是在生存资源和武器装备上,给他们最好的!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有安全的住所,最重要的是——手里有能保护自己、也能保卫城市的家伙!”
“什么是当死士养?不是让他们去无谓送死,而是要培养他们对柏淋的绝对归属感、荣誉感和牺牲精神!要让他们明白,柏淋存,他们存;柏淋亡,他们亡!他们的命运,已经和我们,和这座城市,牢牢绑定在一起!”
他顿了顿,看向众人,语气斩钉截铁:
“所以,我决定:
第一,全民军事化训练。所有适龄市民(暂定16-50岁),无论男女,都必须接受基础的军事训练,包括队列、纪律、体能,以及——枪械使用!
第二,统一配发制式武器。武器选择要可靠、易于操控、适合近距离防御和城市巷战。我看MP40冲锋枪就不错,二战德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9毫米手枪弹后坐力也容易控制,正好适合新手。子弹我们也能通过系统生产线补充。
第三,建立定期意志宣传制度。由我,或者指定人员,每周进行一次全体市民大会,进行‘思想动员’,强化集体意识和服从观念。我们要把柏淋的意志,熔铸进每一个市民的心里!”
这个计划可谓是大胆而激进。在资源匮乏的末日,如此“富养”一支民兵队伍,投入巨大。但考虑到系统每周稳定“空投”人口和资源(虽然需要积分兑换),以及面临的生存压力,这又是必要之举。
“我同意。”凯卫尔第一个表态,“系统的市民服从性基础极好,加以引导和训练,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MP40是合适的选择。”
“没问题,弹药生产线我可以维护。”王尔点头。
“训练可以交给我和艾莉卡、米娅制定基础大纲。”薇拉主动请缨。
卡呐利也来了劲:“嘿嘿,教新兵蛋子打枪?这个我在行!(游戏里)”
计划通过,立刻开始执行。
第一步,武器配备。辉霜冽直接通过系统,大规模兑换MP40冲锋枪及配套弹药。选择MP40除了性能考量,也未尝没有一点恶趣味的“德棍”情怀在其中——毕竟,他们的坦克是德系(或美系但涂装德味),现在市民武装也用德系冲锋枪,这“柏淋”算是越来越有那味儿了。
当第一批五十支崭新的(系统出品,必属精品)MP40冲锋枪和配套的弹药箱摆放在新开辟的“市民广场”(其实就是据点前清理出来的一片空地)上时,被召集起来的近二十名市民(包括后续几周抵达的)眼中,第一次出现了除麻木和平静之外的情绪——一丝惊讶,以及隐隐的……安全感?
第二步,军事训练。由薇拉总负责,艾莉卡、米娅协助,卡呐利担任“魔鬼教官”(他自己要求的)。训练从最基础的队列开始,培养纪律性。然后是武器分解结合、保养、瞄准姿势、射击要领。训练场就设在城市边缘的废弃停车场,实弹射击则是在严格控制的安全区域内进行。
这些市民的学习能力和服从性再次让人惊叹。他们或许缺乏主动性,但对于下达的指令,执行起来一丝不苟,进步神速。尤其是那个名叫孙小玲的少女,在枪械操作上展现出了不亚于其通讯天赋的敏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