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则站在一旁,口中念念有词,施展法术。他的手中泛起一道光芒,试图找出女鬼的破绽。然而,女鬼极为狡猾,不断变换身形,躲避着张道陵的攻击。
就在众人陷入困境时,赵升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发现女鬼每次现身时,身上都会闪过一丝微弱的蓝光。这丝蓝光虽然很淡,但在这昏暗的环境中却显得格外显眼。
赵升心中一动,他集中全身的灵力,毫不犹豫地朝着蓝光出现的方向刺去。只见他手中的剑如同闪电一般,直直地刺向女鬼。
只听“噗”的一声,女鬼发出一声惨叫,身上的蓝光瞬间消失。她的身形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随着女鬼的惨叫,那些原本凶猛的怨灵也像是失去了控制一般,纷纷四散逃窜。古宅内的阴寒之气也渐渐消散,阳光重新洒在地上。
原来,那道诡异的蓝光竟然是这女鬼的致命弱点!当师徒三人发现这个秘密后,他们立刻集中精力,施展出强大的法术,将蓝光彻底摧毁。
随着蓝光的消散,那女鬼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尖叫,然后便如烟雾一般渐渐消失在空气中。与此同时,原本被女鬼笼罩的城镇也重新焕发出了生机,阳光洒在街道上,温暖而明亮,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
他们对师徒三人感激涕零,纷纷献上美食和美酒,以表达他们的敬意和谢意。师徒三人欣然接受了百姓们的好意,在城镇中稍作停留,享受了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然而,尽管成功地消灭了女鬼,张道陵的心中却始终难以平静。因为他注意到,这些妖邪身上似乎都隐藏着一些不寻常的气息,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这些妖邪或多或少都与幽冥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有些妖邪身上还残留着九幽魔气的痕迹。
这让张道陵感到十分担忧,他意识到幽冥教的势力可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庞大和复杂。这些妖邪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多的阴谋和危险。
于是,张道陵决定回到青城山闭关修炼金丹大道,提升修为。回到青城山后,张道陵便开始闭关。赵升和王长则在山外留意着幽冥教的动向。
而就在此刻,在那三十三重天外,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内,六丁神火正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翻腾着。熊熊的火焰将太上老君那银白的须眉映照得如同赤金一般,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只见太上老君左手手持着一面先天八卦镜,镜面正对着八卦炉的炉口。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这面镜子所倒映出来的并非是那熊熊燃烧的火焰,而是人间二十四节气轮转的奇妙景象。
当镜中惊蛰的雷光如闪电般划过巴蜀群山时,突然间,一丝青气如同利剑一般刺破了镜面的雾气。这丝青气竟然在那熊熊的炉火之中凝结成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形态,仿佛在这炽热的环境中绽放出一抹清凉与生机。
“哦?”太上老君见状,眉峰微微一动,流露出一丝惊讶之色。他右手紧握着那三宝玉如意,毫不犹豫地将其朝着炉中猛地一搅。
刹那间,那原本如浪涛翻涌的六丁神火瞬间分裂成了三百六十道火线,每一道火线的末端都悬挂着一枚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星斗。这些星辰本应按照紫微斗数的轨迹运行,然而此刻,它们却像是被磁石吸引的铁屑一般,纷纷违背了原本的轨道,朝着那朵莲花所在的方位急速偏移。
老君面沉似水,屈起手指,轻轻一弹,弹在八卦镜的边缘。只见那八卦镜中原本模糊的画面,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迅速地拉近。眨眼间,镜中的景象变得清晰无比,仿佛触手可及。
在那云锦山巅的草庐前,张道陵正端坐在一块青石之上,他以手指为笔,在青石上一笔一划地刻划着《道德经》。每刻下一笔,他的指尖都会渗出一滴鲜血,那鲜血顺着他的指尖,缓缓地渗入到石刻之中。
随着他不断地书写,那《道德经》上的文字仿佛活了过来一般,散发出淡淡的青光。而张道陵的周身,也开始泛起一层薄薄的清气。这清气如同烟雾一般,缭绕在他的身体周围,随着他每写完一个字,这清气便会暴涨三分。
在月光的照耀下,这些清气逐渐显化出了龟蛇盘绕的形状。那龟甲上的纹路,竟然与北斗九星的位置暗合,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星图。这奇妙的景象,惊得山间修炼了百年的白狐伏地哀鸣,不敢直视。
然而,就在这时,炉中突然发生了异变。代表着三垣二十八宿的主星火线,突然绷得笔直,如同被一根无形的丝线牵引着的提线木偶一般。尤其是太微垣西侧的少微星官,更是剧烈地颤动起来,其中一颗辅星像是再也承受不住这股力量,猛地挣脱了轨道,拖着一道赤红的尾焰,直直地坠向了人间。
老君见状,面色微变,他连忙轻叩炉耳。只听得一阵清脆的响声传来,那炉壁上雕刻的青龙白虎,竟然同时睁开了双目。四道神光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那颗失控的星辰牢牢地定在了离地九千丈的虚空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