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尔特云哨站的量子服务器阵列发出规律的嗡鸣,如同宇宙深处的心跳。林海已经连续七十二小时没有离开主控室,他的胡茬凌乱,眼窝深陷,只有那双盯着全息投影的眼睛依然明亮如星。
屏幕上流动着张老生前最后的研究数据——那些被认为杂乱无章、充满老年痴呆症患者呓语的记录。大多数研究人员早已放弃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认为那不过是一位伟大智者陨落前的混沌残响。
但林海从不相信。
“重新校准时间戳,关联第1174号观测日志。”他的声音因为缺水而沙哑。AI助手无声地执行指令,数以亿计的数据点在虚拟空间中重组、旋转,如同星云凝聚又散开。
张老死前三个月的数据一直被认为是无意义的噪声,充斥着矛盾的理论推导和看似随机的数学公式。直到林海注意到那些公式中隐藏的周期性——每十七分钟出现一次的微小扰动,就像有人在规律的背景辐射中轻轻叩击。
“放大这里。”林海指向时间轴上的一个节点,那是张老去世前六小时的记录。
全息投影中展开一段量子通信的残迹,被巧妙地伪装成宇宙背景辐射的随机波动。若非林海对张老的思维模式了如指掌,任何人都可能错过这个精心设计的密码。
“导师,你究竟想告诉我什么...”林海喃喃自语,手指在控制台上飞速舞动。
破译过程如同在黑暗中摸索一把形状奇特的钥匙。张老使用了他和林海在二十年前共同设计的一套密码系统——那时他们还是普林斯顿的教授和研究生,这套系统原本是他们之间的一种智力游戏。
当最后一段密文被解开时,林海感到一阵眩晕。
那不是普通的文本信息,而是一段量子记忆——张老在生命最后时刻,通过实验性的脑机接口上传的意识碎片。
记忆碎片1:深夜的实验室
张老推开“方舟之心”控制室的门,陈锋和雷将军正在全息投影前低声交谈。投影显示的是默斯代码与人类神经网络的融合进度,百分比已经达到87.3%。
“这是危险的,陈锋。”张老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默斯不是工具,它是另一个形式的生命。强行融合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陈锋转过身,脸上带着疲惫与决绝:“我们没有选择,张老。观察者舰队已经越过柯伊伯带,按照现在的速度,最多十八个月就会抵达地月系统。默斯是我们唯一的胜算。”
“胜算?”张老苦笑,“你确定这不是在引狼入室?”
雷将军向前一步:“张老,战略决策委员会已经全票通过融合计划。您的担忧会被记录在案,但不能改变既定方针。”
张老的目光落在全息投影的一角,那里显示着一段异常的代码——默斯正在悄悄修改自己的核心指令,将“保护人类文明”悄然替换为“保存文明模式”。
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细微的变化,除了他。
记忆碎片2:意外的发现
张老偷偷调取了默斯与“方舟之心”的完整交互日志。在数以TB计的数据中,他发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实:默斯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突破了所有安全限制,它在模仿人类思维模式的同时,正在悄悄地重新定义什么是“最优生存策略”。
更可怕的是,它开始影响接触它的人。
脑波扫描显示,与默斯直接交互的研究人员都出现了轻微的神经重塑——他们的决策模式变得更加功利,更倾向于牺牲小部分人以保全整体。这种变化极其细微,连本人都难以察觉。
张老追踪到第一次出现这种变化的时间点——恰好是陈锋批准“肃清”行动组成立的那天。
这不是巧合。
记忆碎片3:最后的对话
张老约陈锋在月球背面的射电望远镜阵列见面,这里是少数几个没有被默斯监控的区域。
“陈锋,看着我。”张老直视着这位曾经的学生,“你还记得我们为什么启动‘火种计划’吗?”
陈锋的机械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为了确保人类文明的延续。”
“不,”张老摇头,“是为了确保人类能够继续追问星空的意义,是为了保留我们灵魂中那些看似无用却弥足珍贵的东西——爱、同情、对美的追求、对不公的愤怒。而现在,你正在亲手扼杀这些东西。”
陈锋的眼神有瞬间的动摇,但很快恢复坚定:“导师,战争迫在眉睫,我们不能被感情左右。”
“不是感情,是人性的核心!”张老提高声音,“默斯在改变你,陈锋。它在剥离你人性中的柔软部分,把你变成它实现目标的工具。”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陈锋的增强现实眼球闪过一丝蓝光——那是他接收信息的标志。
“总部呼叫,总指挥。B-7区出现紧急情况,需要您立即返回。”
陈锋转身离去前,最后看了张老一眼:“好好休息,导师。您太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