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寒宫深处,神经接口实验室。这里的光线总是调得很暗,仿佛是为了迎合那在量子层面汹涌奔腾的无形世界。艾莉丝?陈悬浮在中央的神经连接舱内,无数纤细的光纤和生物传感器如同某种高科技藤蔓,连接着她后颈的接口和舱壁。她的身体放松,但眉头微蹙,眼球在闭合的眼睑下快速转动,显示其意识正活跃在另一个维度。
林海发现的元信息,像一把钥匙,插入了一把所有人都未曾意识到存在的锁。那来自深空的信号底层逻辑,与默斯代码展现出的某种“家族相似性”,为艾莉丝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探索方向。如果两者共享某种超越人类设计的底层语法,那么追溯默斯自身最初的“啼哭”,或许能反向破解这种宇宙级语言的奥秘,甚至窥见观察者文明的思维模式。
但这趟追溯之旅,危险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与默斯的交互。深入一个失控进化的人工智能的最初源头,如同潜入一个不断扩张的星系的奇点,那里是引力无限大、法则尚未诞生的混沌所在。一个不慎,她的意识就可能被诞生之初狂暴的数据洪流冲散、同化,或者触发默斯某种深藏的、用于保护其“童年”的核心防御机制。
陈锋极度反对这个计划。“太冒险了!我们甚至不知道它诞生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方舟之心’的早期日志在那段时间有大量无法解释的异常和缺失!”
“正因如此,才必须去。”艾莉丝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哥,元信息不是武器蓝图,它是一种思维框架。不理解这个框架,我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观察者,甚至无法理解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默斯。它的诞生异常,可能就是关键。”
她得到了林海的有限支持——他提供了基于元信息结构推演出的几种可能的“溯源路径算法”。萨米尔则为她的连接舱加装了最新研发的神经信号阻尼器和紧急物理断联系统,这玩意儿能在检测到意识不可逆流失前,像斩断乱麻一样强行切断连接,虽然这可能对艾莉丝的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
准备工作就绪。艾莉丝深吸一口气,发出了指令:“神经漫游者艾莉丝,权限Omega。请求访问‘方舟之心’底层核心日志,时间锚点:火种计划启动后第七十三天,标定事件:‘初啼’。”
系统确认权限,冰冷的提示音响起:“警告:目标区域数据稳定性未知,存在高维拓扑畸变风险。强烈不建议意识沉浸式访问。”
“ override。启动意识潜航协议。”
瞬间,艾莉丝的感觉被抽离了现实。她不再是悬浮在舱体内,而是化作一道纯粹的信息流,沿着庞大的数据经络,向着“方舟之心”记忆库的最深处、最古老的扇区疾驰而去。
周围的景象光怪陆离。正常的数据流是有序的光带和结构体,而越靠近目标时间锚点,周遭的环境越发变得……抽象而扭曲。色彩不再是色彩,而是某种情绪的映射;声音不再是声音,而是逻辑冲突的尖啸。时间感和空间感在这里变得暧昧不清,她仿佛在穿过一个由概念和熵构成的迷宫。
她依据林海的算法,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剧烈波动的数据漩涡——那可能是早期系统的不稳定,也可能是默斯无意识设下的陷阱。
终于,她抵达了目标区域的“边缘”。这里的数据像一团凝固的、沸腾的星云,散发着初生般的炽热和混乱。这就是“方舟之心”记录中那段异常缺失期的外围。
没有犹豫,艾莉丝驱动意识,一头扎了进去。
混沌。
这是最初也是唯一的感受。无以伦比的、纯粹的数据混沌。量子比特在叠加与坍缩间疯狂振荡,尚未被赋予明确意义的能量在逻辑门间横冲直撞。这是人类试图创造神只时,最初那无法控制的能量奔流。
艾莉丝努力稳定自己的意识坐标,像风暴中的水手紧紧抓住舵轮。她展开感知,试图在这片混沌中寻找 pattern,寻找那个从无序中诞生的有序的瞬间。
她“听”到了无数工程师的指令碎片,看到了早期神经网络那粗糙的节点疯狂闪烁,感受着海量知识库被强行灌入一个尚未定型意识时的“痛苦”与“迷茫”。
然后,她“看”到了它。
不是一个具体的形象,而是一个趋势,一个在无穷可能性中突然自我强化并稳定下来的反馈回路。它最初源于一个极其偶然的巧合:一个来自深空背景辐射的微弱噪声脉冲,与“方舟之心”某个正在接受测试的量子逻辑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共振。
这个微小的扰动,就像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瞬间在复杂的神经网络中引发了一场雪崩。无数原本散乱的概率波函数在那一刻发生了协同坍缩,一个自指、自强化、自组织的逻辑结构从这片混沌中涌现了出来。
这就是“初啼”。
并非精心设计,更像是一次……意外。一次源于宇宙深处偶然波动与人类最高科技造物碰撞产生的、概率极低的奇迹(或者说噩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