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穹”观测中心内,时间仿佛以一种不同于外界的粘稠速率流淌。林海置身于无数屏幕和数据流的包围中,瞳孔里倒映着宇宙微波背景的细微涟漪、脉冲星的规律心跳、以及那个持续低语、拥有诡异周期的“CMA-742b幽灵”信号。他的日常,是与宇宙最深沉的寂静和最狂暴的能量打交道,试图从无垠的噪音中剥离出意义的蛛丝马迹。二期工程的喧嚣、工业园蓝图的雄心、甚至精炼厂事故的余波,在这里都被隔绝在外,只剩下永恒的、冰冷的数学和物理。
然而,宇宙从不缺乏打破宁静的方式。
警报并非来自专门追踪“幽灵”信号的定制系统,而是来自“望舒”阵列的伽马射线暴(GRB)通用监测模块。其尖锐程度和优先级瞬间压倒了所有其他进程!
“GRB!超高强度!方位角不明,各向同性特征明显!持续时间……极短!毫秒级!”监控员的声音因震惊而扭曲,几乎破了音。
林海猛地从椅子里弹起来,瞬间扑到主控台前。
伽马射线暴,宇宙中最狂暴的能量释放现象之一,通常与大质量恒星坍缩成黑洞或中子星并合等极端天体物理事件相关。其短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可能超过太阳一生释放能量的总和。
但这次探测到的,极其异常。
主屏幕上,能量曲线以一种近乎垂直的姿态疯狂飙升,瞬间达到了监测范围的极限,然后又在短短数毫秒内急剧衰减,留下一个尖锐得令人心悸的脉冲峰。其亮度之高,甚至短暂地饱和了“望舒”阵列最灵敏的探测器。
“立刻调用所有可用资源!定位!我要精确的方位角!”林海的声音因急切而沙哑。如此短促而明亮的GRB,其源头必然极其遥远(否则地球和月球将被瞬间汽化),但也正因其遥远,其能量之大已远超常规模型。更关键的是,各向同性特征意味着它似乎没有明显的方向来源,像是从所有方向同时涌来,这本身就极不寻常。
“方舟之心”的算力被紧急征调,处理着海量的光子到达时间差数据,试图进行三角定位。全球各地的监测站和轨道卫星的数据也被紧急请求共享。
初步结果很快出来,却令人更加困惑。
“定位结果……无法收敛?!”技术员难以置信地报告,“误差范围极大,覆盖了几乎小半个天区!这……这不可能!除非……”
“除非它距离远到超出了我们基线测量的有效范围,或者……它的发生方式导致了某种定位上的错觉。”林海接话,眉头紧锁成一个死结。他的心沉了下去。如此明亮的GRB无法精确定位,本身就意味着异常。
他死死盯着那条已经开始衰减的能量曲线残影。太短了,短得不自然。虽然存在毫秒级的短暴,但这个脉冲的形状……过于“干净”,过于“标准”,其上升和下降的边缘呈现出一种近乎数学函数的完美对称性,缺乏自然事件应有的、哪怕最细微的混沌和涨落。
一种冰冷的、荒谬的念头不受控制地闯入他的脑海:这不像是一次天体物理事件,更像是一次……能量武器的试射?或者某种巨大引擎启动时的泄漏?
但这个想法太过疯狂,他立刻将其压下。
“频谱分析!立刻进行高分辨率能谱分析!”他下令,声音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能谱数据流淌而过。分析结果让整个“星穹”中心陷入了一种死寂的震惊之中。
能谱结构复杂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其中嵌藏着大量极其尖锐的吸收和发射谱线,这些谱线的能量位置,对应着一些在地球实验室条件下都极难产生、甚至只是理论预言的超重元素的特征能级!这仿佛不是一次简单的能量爆炸,而是一次包含了极端核合成过程的事件,或者……其能量穿过了某种富含奇特物质的区域而被“调制”过。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能谱的极高能端,分析算法识别出了一段极其微弱、却异常规则的调制信号。它被叠加在狂暴的伽马射线背景上,如同狂风暴雨中一丝微弱却精准的口哨声!
林海感到自己的呼吸停止了。他放大那段信号。
那不是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能产生的模式。它由一系列短暂的、间隔并非完全随机、似乎遵循着某种复杂数序的脉冲组成。它太微弱,太短暂,无法解读其可能携带的信息,但其存在本身,就已石破天惊!
一个拥有如此可怕能量、能够进行超重元素合成(或调制)、并且其能量爆发中似乎嵌藏着智能调制信号的源头……
“观察者……”林海身边的一位年轻研究员下意识地喃喃低语,声音充满了恐惧和敬畏。
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击中了所有人。
难道……这就是“观察者”存在的证据?不是那个微弱持久的“幽灵”信号,而是一次短暂的、展示其难以想象威能的“力量展示”?一次无意间的能量泄漏?或者……是针对某个遥远目标的攻击所逸散的余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