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寒宫中央会议厅(代号“静海”)的空气凝固如月岩。巨大的环形光幕上,月球全息地图缓缓旋转,赤道附近的静海、风暴洋边缘的丰富海、以及靠近极区的艾特肯盆地被高亮标注,如同三块争夺王冠的宝石。长桌两侧,无形的电流在交锋。一方是以萨米尔为首的火种计划核心科学家团队,另一方,是代表地球联合矿业集团(UMMC)和月球资源开发委员会(LRDC)的强硬派代表——卡尔?文森特,一个鬓角微霜、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的男人,身后站着数名面无表情的法律顾问和技术分析师。
“数据不会说谎,文森特先生。”萨米尔的声音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份量。他指尖划过光幕,静海区域的月壤成分分析图被放大。“静海月壤的氦-3富集度均值高达15.3 ppb(十亿分之一),远超风暴洋的9.8 ppb和艾特肯的7.1 ppb。表层风化层厚度适中,地形相对平坦,距离广寒宫主基地仅320公里,物流保障成本最低。这里是科学评估下的最优选。”他身后的数据板上,密密麻麻的图表支撑着他的论断:同位素丰度、月壤粘聚力、地形坡度、日照角度、辐射背景值…
文森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身体微微前倾,像一头准备扑击的豹子:“最优选?萨米尔博士,你的‘最优选’只考虑了冰冷的数字,却忽略了现实的冰层!”他猛地调出另一组图像——静海区域的高分辨率微陨石坑分布热力图!图上,代表近期(地质尺度上百年内)撞击坑密度的区域,如同猩红的疹子,密密麻麻地覆盖了静海大部分富集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每年遭受直径大于1厘米微陨石撞击的概率是风暴洋区域的2.7倍!艾特肯盆地的4.1倍!你打算用价值千亿的聚变燃料精炼厂,去赌一块随时可能被太空碎石砸穿的靶场吗?”
他手指重重敲在风暴洋区域的图像上:“风暴洋!氦-3富集度稍低,但胜在稳定!古老熔岩平原,地质活动沉寂,微陨石坑密度最低!更关键的是——”他调出一份加密文件,上面赫然是UMMC独家勘探数据,“风暴洋边缘的‘柏拉图撞击坑’环形山内侧,初步钻探显示存在深层水冰沉积!纯度极高!这意味着什么?就地取材的生命支持、氢燃料补给、甚至辐射屏蔽用水!这是静海能比的吗?”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紧绷。水冰!在月球上,这比黄金更珍贵!萨米尔团队中有人脸色微变。文森特精准地打中了后勤保障的七寸。
“至于艾特肯盆地?”文森特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地图最南端,“靠近极区,永久阴影区确实有大量水冰,氦-3浓度也尚可。但极端低温、复杂地形、超长补给线…把基地建在那里,等于把脖子主动伸进绞索!成本?风险?简直是灾难!”
他身体向后靠去,双手交叠,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科学很重要,但生存和效率更重要!风暴洋的综合优势无可争议!静海?那是理想主义者的坟墓!我代表UMMC和LRDC,正式提议否决静海方案,全力推进风暴洋‘柏拉图’基地建设!相关资源配额和工程优先级,应即刻调整!”
“我反对!”陈锋的声音不高,却像重锤砸在紧绷的鼓面上。他坐在主位,一直沉默地听着,此刻终于开口。“选址不仅关乎资源效率,更关乎战略纵深和‘火种计划’的核心安全!”他调出月球轨道防御网络模拟图,“静海位于月球正面中央,处于‘方舟之心’量子雷达主瓣覆盖核心,任何来自深空或月背的威胁都能第一时间预警、拦截。风暴洋呢?靠近边缘,存在巨大监控盲区!”他的手指点在风暴洋的位置,一个扇形的、代表雷达覆盖弱区的灰色阴影区域醒目地覆盖其上。
“至于水冰…”陈锋的目光转向文森特,带着洞悉的锐利,“柏拉图坑的水冰储量,UMMC的独家数据是否经过第三方验证?其可开采性和纯度是否如你所说?在基地选址尘埃落定前,我要求所有勘探数据向火种科学委员会完全公开!否则,所谓的‘水冰优势’,不过是一张诱人的画饼!”
文森特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剩下全息地图运转的微弱嗡鸣。科学数据、商业利益、战略安全…各方诉求如同纠缠的藤蔓,死死勒住了决策的咽喉。
---
**“熔炉”实验室深处,量子纠缠阵列测试舱(代号“织网者”)。**
这里的光线是压抑的暗红,厚重的铅锇合金屏蔽层将外界彻底隔绝,只有低温系统运行的嗡鸣如同深海巨兽的心跳。舱室中央,悬浮着一个结构精密的环形装置——这便是萨米尔团队争分夺秒构建的“量子纠缠阵列”原型机。它的核心并非传统的超导线圈或离子阱,而是三团被高强度约束场束缚在真空中的、散发着微弱珍珠光泽的…“活银”液滴!液滴之间,由极其纤细、由特殊超导材料编织的“能量桥”连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