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星坟场”,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残酷的写实。
这片位于北狩主线战场侧翼的广阔空域,是无数次惨烈战役后留下的、无人清理也无人敢轻易踏入的宇宙公墓。其边界模糊,范围足以容纳数个恒星系。视野所及,尽是破碎的造物,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毁灭。小到单兵战机的碎片,如同金属尘埃构成的星云,弥漫在虚空中,对高速物体构成持续的威胁;大到如山岳般庞大的泰坦舰残壳,断裂的龙骨如同史前巨兽的肋骨,狰狞地刺破虚无,表面覆盖着撞击坑和能量武器留下的、如同巨大伤疤般的熔融痕迹;各式各样、来自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舰船残骸——有机碳基文明的流线型生物舰船碎片、硅基文明的结晶状结构、以及晶骸自身棱角分明的金属残骸——以缓慢而无可阻挡的速度互相碰撞、挤压,发出沉闷如雷、通过实体传导的巨响,在真空中诡异地震荡着邻近物体的结构。
扭曲的装甲板、如同被冻结的闪电般悬停的能量束、暴露在外、偶尔仍会闪烁危险火花的能量管道,构成了这里诡异而致命的景观。未完全失效的武器系统和引擎核心,在漫长岁月中受各种辐射和引力扰动,偶尔会失控地爆发,亮起短暂而足以致命的闪光,或是在无人预料的情况下引发局部殉爆,将周围的残骸再次撕裂。这里的电磁环境复杂得像一团被猫玩弄过的毛线球,充满了杂乱的信号残留、强烈的背景辐射和无法预测的脉冲干扰;引力场更是如同被顽童胡乱揉捏过的面团,充满了细微的涟漪、无形的漩涡和突然出现的引力尖峰,这些都是大质量物体毁灭时留下的时空伤疤,足以让粗心的航行者在瞬间被撕成碎片。
“佛光”舰队残部,带着短途跃迁结束后的剧烈空间震荡余波和能量过载的嗡鸣,如同被命运巨浪狠狠抛上岸的、伤痕累累的濒死鱼群,猛地从虚空中脱离出来,一头扎进了这片死亡的迷宫。十七艘舰船(相较于从基地出发时的规模,已然损失过半),无一例外地带着满身疮痍。舰体上布满了能量灼烧的焦黑痕迹、高能激光切割出的深可见骨的槽痕、导弹破片撞击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凹坑以及跃迁引擎过载后产生的、如同蛛网般的能量回冲裂纹。原本温暖辉煌、象征着他们理念的金色护盾,此刻大多黯淡无光,如同在狂风中摇曳欲熄的残烛,能量读数在仪表盘的危险红线附近艰难地徘徊,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崩溃。
“立即汇报各舰状态及损伤情况!优先稳定姿态,启动环境感知最高级别!” 恒昙的意识第一时间如同无形的水银,迅速连接所有幸存单位,他的核心运算速度提升到极限,如同超新星爆发般处理着海量的环境扫描数据,快速构建着这片死亡地带的实时动态模型。
冰冷的汇报伴随着意识网络中无法完全屏蔽的痛苦、疲惫乃至一丝深入骨髓的绝望情绪波动,如同冰冷的钢针,一根根刺入恒昙的核心。
“……‘寂灭莲华’结构完整性下降至82%,第三、第七护盾发生器过载烧毁,护盾总体强度41%,主能源核心因连续超载运行,输出功率下降至额定67%,急需冷却……”
“‘金刚号’重巡洋舰报告:主武器阵列完全被毁,左舷推进器组在最后一次规避中严重受损,部分功能失效,航向控制困难。伤亡……人员损失超过四成,‘磐石’指挥官重伤,意识接入维生系统……”
“‘菩萨蛮’支援舰能量储备仅剩12%,‘慈悲’护盾系统因持续超负荷运转,核心模块熔毁,目前进入强制冷却期,至少三小时内无法为友军提供任何形式的支持……”
“‘须弥山’侦察艇编队……仅存三艘,所有主动探测模块均有不同程度损伤,被动传感器效能也因环境干扰下降60%以上……”
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具体的伤痛、牺牲与濒临极限的挣扎。恒昙能感受到“金刚号”上传来“磐石”那微弱却依旧顽强的意志波动,也能感知到“菩萨蛮”内部技术员们面对核心系统熔毁时的无力与焦急。但他没有时间去一一安抚,生存的压力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头顶。
几乎在他们刚刚稳住阵型、尚未找到相对安全的临时掩体的下一秒,身后的空间再次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般剧烈荡漾、扭曲起来。“净化特遣队”那令人窒息的庞大身影,如同追逐猎物至巢穴的冷酷猎人,没有丝毫犹豫和迟滞,紧跟着他们的跃迁轨迹,悍然闯入了这片死亡坟场。
三艘“审判日”级歼星舰,如同三座携带着毁灭意志的移动山脉,其庞大的暗色舰体甫一出现,所带来的质量效应和能量威压,甚至让周边漂浮的、重达万吨的残骸都似乎微微向内收缩、震颤。它们冰冷的、多频谱扫描波束如同实质的探照灯,瞬间穿透稀薄的尘埃云和较小的残骸障碍,牢牢锁定了在巨大残骸间若隐若现、如同受惊雀鸟般的金色舰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