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与虚妄的夹缝深处,那片被恒昙以莫大法力强行锚定的奇异空间内,时间如同粘稠的液体般缓慢流淌。无数被束缚的晶骸碎片,如同困于琥珀的飞蛾,在由纯粹能量构成的精密牢笼中徒劳冲撞,发出令人牙酸的侵蚀声。恒昙的身影在这些躁动不安的碎片间若隐若现,他的形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凝实,仿佛即将完成的伟业暂时稳固了他与这个维度脆弱的连接。
他的指尖流淌着的,不再是单一的、带着强烈排斥性的银色佛光,而是某种更为复杂、更为精妙的能量混合物。它依旧保有佛门力量的纯净内核与对秩序的坚守,但其外在表现形式却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那是一种带着深沉悲悯的、近乎于“同化”与“引导”的柔和光辉,色泽更偏向于温暖的暗金,仿佛落日余晖浸染的云霞。
“狂暴源于无序,毁灭生于排斥……”恒昙低声吟诵着蕴含大道真意的偈语,深邃的目光锁定在一块尤其活跃、不断试图扭曲周围能量结构的晶骸碎片上。这块碎片呈现出不祥的暗紫色,表面纹路如同痛苦扭曲的神经末梢。“若以至善的秩序包容至恶的混乱,以绝对的稳定引导绝对的狂躁,超越简单的二元对立,结果将会如何?”
他屏息凝神,将全部心神灌注于指尖那缕奇特的、被他暂命名为“调和佛光”的能量。这个过程需要极致的精准,如同在锋利的刀尖上舞蹈,任何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能量反噬,或者更糟——创造出一种兼具晶骸破坏力与佛光神圣性的恐怖怪物。
能量如丝如缕,缓缓注入暗紫色碎片之中。
起初,碎片剧烈地颤抖、扭曲,表面的暗紫色泽与恒昙的暗金色能量激烈对抗,爆发出刺耳的、仿佛万千灵魂同时尖啸的悲鸣,周围的空间都随之泛起涟漪。预想中的剧烈爆炸或彻底净化并未发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诡异的僵持。碎片内部仿佛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战争,毁灭的本能与新生的秩序激烈搏杀。
恒昙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维持着能量的稳定输出,如同最耐心的医者,引导而非强迫。渐渐地,碎片的颤抖开始减弱,它表面那令人不安的、不断变幻的诡异纹路,开始以一种奇异的、充满韵律的节奏与“调和佛光”共鸣。暗紫色的本体上,开始浮现出细微的、如同金色叶脉般蔓延的纹路,它们逐渐扩大,连接,最终覆盖了大部分区域。
数个标准时在极度的专注中悄然流逝。当恒昙终于缓缓收回手指时,那块原本充满攻击性和侵蚀性的晶骸碎片,已彻底安静下来。它不再试图污染周围,反而像一颗温顺的、蕴含着奇异生命力的种子,悬浮在能量场中,通体呈现出一种暗金与淡紫交织的奇妙色泽,表面流淌着柔和而稳定的光辉。它依然散发着晶骸特有的能量签名,足以迷惑其同类,但其内核已被彻底重塑,从毁灭的先锋,变成了……某种蕴含着微弱佛性、趋向于稳定、共存乃至“净化”的独特造物。
“成功了……此路可行!”恒昙长舒一口气,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喜悦光芒。他将这成功的造物正式命名为“渡厄金莲”,象征着渡化厄难,于毁灭中绽放新生。
这种“渡厄金莲”单元,彻底摒弃了晶骸与生俱来的“攻击优先”与“无限复制”的本能。它们更具韧性,内部能量结构极其稳定,维持存在所需的能量消耗极低,并且,最令人惊异的是,它们能持续散发出一种特殊的“安宁力场”,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乃至“转化”周围小范围内狂暴的晶骸能量,使其暂时失去攻击性,变得惰性化,甚至在某些理想条件下,能引导其向稳定的、无害的能量结构缓慢转变。
这并非简单的毁灭或封印,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治愈”,或者说,是一种对晶骸存在本质的“再编程”与“升华”。
恒昙没有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太久。他以这块成功的“渡厄金莲”为能量蓝本和核心锚点,开始批量“点化”其他被束缚的、特性各异的晶骸碎片。过程依旧充满风险,每一块碎片的转化都需要根据其特性微调能量的频率和强度,如同最高明的工匠雕琢璞玉。失败率依然不低,近三成的碎片在转化过程中因无法承受内在冲突而崩解,但成功的案例也在稳步增加。
耗费了相当于外界近月的时间,在他的隐秘领域内,已然悬浮着超过一百五十个这样的“渡厄金莲”单元。它们如同温顺的星辰,环绕着恒昙缓缓旋转,散发出一种与这个杀戮宇宙格格不入的宁静、祥和却又带着一丝神秘的气息,共同构成了一片微型的“净土”。
“种子已然播下,需要合适的土壤和载体才能生长……”恒昙凝视着这支小小的、独特的军团,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清晰。他需要载体,需要能将这股代表着不同可能性的力量投送至关键节点,并能承受维度穿梭压力的载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