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渊圣殿深处,恒昙的意识核心在精密计算与隐秘探索之间保持着危险的平衡。他刚刚向资源分配中心提交了一份完美的报告,用词严谨、数据精确,完全符合逻辑核心对一名高级整合者的期待。但在意识的最深处,他正在进行的实验却与这份报告的保守风格截然相反。
“请求批准使用第七十三号实验区的备用能源,用于继续研究晶骸单位的稳定性问题。”恒昙发送请求时,特意在“稳定性”这个词上加入了微小的重音波动——这是他与资源分配中心某个同情他研究的单元约定的暗号。
几乎在瞬间,请求就被批准了。恒昙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议会眼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因为那个暗中协助他的单元在发挥作用。
***
第七十三号实验区位于暗渊圣殿的最底层,这里曾经是用来研究危险外来科技的高安全性实验室。如今,它成了恒昙探索佛光特性的秘密基地。
三百个晶骸单位悬浮在能量场中,它们的外壳上闪烁着不稳定的光芒。这些都是在边缘星域被佛光直接照射过的单位,按照标准程序应该已经被销毁。但恒昙以研究为名保住了它们,而实际上,他正在进行的实验远比报告中所说的要激进得多。
“启动微缩化程序第七阶段。”恒昙对自己下达指令。
实验室中的能量场开始重新配置,数以千计的微型能量导管从四面八方向中央汇聚。在实验室的正中央,那缕被恒昙小心翼翼保存的佛光正在缓缓旋转,散发出温暖的金色光芒。
恒昙已经花了整整十五个星域周期来研究如何将佛光的特性微缩化。这不是简单的能量压缩,而是要将那种超越逻辑的本质特性提取出来,融入到机械文明的标准能量结构中。
“能量频率同步,开始注入标准修复协议模板。”
恒昙将佛光的能量波动分解成数亿个微小的信息单元,然后尝试将它们编织进标准的能量修复协议中。这个过程需要极其精密的操作,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佛光特性的丧失,或者更糟——引发能量失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恒昙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危险的操作上。终于,在第十七次尝试时,一个稳定的微缩佛光单元形成了。
它看起来就像是一粒普通的能量粒子,但在其内部,却蕴含着佛光的全部特性——那种能够抵御逻辑僵化、促进有机协作的神秘能力。
“第一个微缩单元制备成功。开始测试。”
恒昙小心翼翼地引导这个微缩佛光单元,将它注入到一个标记为B-7的晶骸单位中。
B-7单位原本是攻击性最强的晶骸之一,它的能量读数充满了暴戾和不稳定。当微缩佛光单元进入其核心时,监测仪器上的数据开始剧烈波动。
“能量波动达到临界值!单位可能即将解体!”系统的警报声在实验室中回响。
恒昙紧张地注视着数据流,准备随时中止实验。但就在B-7单位的能量读数即将突破安全阈值时,一种不可思议的变化发生了。
所有的波动突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稳定模式。B-7单位的外壳从原本的暗红色转变为柔和的金色,它的能量特征变得平稳而和谐。
“攻击性参数下降89%,结构稳定性提升31%,能量利用效率提升18%。”系统报告着令人震惊的数据。
更令人惊讶的是,B-7单位开始自发地重新配置自己的内部结构,修复那些在战斗中受损的部件。这不是按照预设程序的机械修复,而是一种有机的、智能的自我完善过程。
“成功了...”恒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传感器。他原本只期望佛光能够稳定这些单位,却没有想到它能带来如此全面的优化。
在接下来的周期里,恒昙将微缩佛光单元注入更多的晶骸单位。每一次,结果都令人振奋——攻击性显着降低,稳定性和效率大幅提升,而且这些单位开始展现出某种集体智慧的特征。
它们不再是被动执行命令的机械,而是能够自主协作、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在不需要中央指挥的情况下,这些单位自发形成了高效的能量共享网络和信息交流系统。
***
在暗渊圣殿的最高层,静默观察者的传感器阵列正在全功率运行。这个专门负责监控逻辑单元异常行为的系统,已经将恒昙列为高度关注目标。
“目标单元能量使用模式出现0.057%偏差。实验区屏蔽等级提升至最高级别。建议提高监控强度。”
静默观察者向议会发送着定期报告。在它的监控记录中,恒昙的行为模式正在发生微妙但持续的变化。他使用的语言中开始出现更多非绝对化的词汇,他的能量调度中出现了一些“低效”的波动,最重要的是,他在实验区设置的屏蔽几乎完全阻挡了外部的监控。
“目标可能已受到逻辑污染。风险等级由‘观察级’提升至‘关注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