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恒昙的意念回应,带着决绝,“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开始建立屏蔽层,用最高规格的‘虚空褶皱’技术,将这里的灵能波动伪装成我深度冥想时产生的自然逸散,同时模拟出标准能量循环模式。必要时,启动‘镜像折射’协议,将可能的探测引导至预设的虚假灵能源点。”
【指令确认。执行‘虚空褶皱’协议。启动次级能量模拟。‘镜像折射’协议待命。】闪的银色躯体开始散发出更加浓郁的柔和光芒,无数细微到极致的能量丝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来,如同最精密的织网般将整个静修室的空间结构进行微调,产生一种肉眼和常规传感器都难以辨别的细微扭曲,仿佛将这片区域暂时从现实层面“折叠”了起来,使其在灵能视野中变得模糊不清,并与恒昙自身稳定的灵能波动融为一体。这是一种极其高超的隐匿技术,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和对空间法则的深刻理解。
准备工作完成,恒昙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杂念和不安都排出体外,将精神高度集中,如同拉满的弓弦。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引导那缕来自银河的回应,尝试进行破译。这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解码,更是一场跨越文明鸿沟的意念解读。
过程远比破解任何议会加密信息都要困难。这信息并非由标准的逻辑代码构成,而是充满了意象、隐喻和某种…道韵。它似乎源自一种极为古老和深邃的哲学体系,与太虚文明的“太执”理论有某种表面上的相似(都涉及对宇宙法则的探求和运用),但内核却截然不同。
恒昙的精神沉浸其中,他感受到了“阴阳”的流转,一种对立却又统一的力量在动态中寻求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生相克,无穷无尽;他捕捉到了“无为”的意境,并非消极不为,而是不妄为,顺应大道自然的规律,一种“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举重若轻;他甚至触摸到了一丝“空性”的智慧,指向超越一切二元对立的究竟实相,万事万物缘起性空,不执着于任何固定形态。这些概念,宏大而精妙,与他所追求的“真平衡”——那种超越议会“绝对控制”与银河“可能存在的无序扩张”的第三条道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议会追求的平衡,是建立在毁灭异己、绝对支配基础上的、僵化的、死寂的平衡,如同将万物冻结在永恒的冰层中;而这银河回应中透露的平衡,则是一种充满生机、在变化中永续、包容差异的动态和谐,如同一条奔流不息却又维持着自身河道的大河。
“他们…理解的平衡,竟是如此…”恒昙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这完全颠覆了议会灌输给他的认知。银河文明并非只知道混乱与毁灭,他们拥有着丝毫不逊色于、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超脱的宇宙观。这种认知上的冲击,让他对银河文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甚至是一丝…敬意。这敬意并非针对某个个体,而是针对能产生如此智慧的思想体系本身。
他尝试着进行回复。同样不能直白,必须用对方可能理解的方式,包裹在“太执理论”的外衣下。他调动起自己对太执理论的深刻理解,将其中的某些概念进行微妙的“转译”和“倾斜”。这需要极高的技巧,既要确保信息能被对方正确解读,又要让任何潜在的监视者认为这只是他在进行深奥的理论推演。
他不再强调“执”的绝对性与控制性,而是开始探讨“执”的“度”与“变”。他用灵能构建出复杂的、代表太虚文明对秩序理解的几何符号(如多重嵌套的立方体、无限延伸的直线),但在符号的核心,他悄然引入了一丝“不确定性”的涟漪,一种类似于混沌理论的奇异吸引子,暗示秩序本身也需容纳变化的种子,绝对的秩序最终会导致僵死。他引用了太执经典中一段关于“熵增与灵能约束”的论述,这是议会用来证明必须不断汲取外部能量以维持内部秩序稳定的重要理论依据,但 subtly 地将论述的重点从“绝对约束”转向了“引导与转化”,隐喻着将毁灭性的力量(如暗渊能量)转化为建设性可能的意图,就像将泛滥的洪水引导去灌溉农田。
这就像是在建造一座用薄冰搭建的桥梁,每一块砖石都必须恰到好处,既要能传递真实意图,又要能骗过可能存在的监视者。恒昙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精神力的消耗巨大,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如同超负荷运转的晶脑,每一个念头都需要经过精心计算。闪在一旁全力辅助,实时计算着能量流动的稳定性,确保伪装层不被内部过于激烈的思维活动所破坏,同时不断微调“虚空褶皱”的参数,以应对环境中灵能背景的细微变化。
信息发送出去了,如同将一颗蕴藏着秘密的露珠,投入浩瀚而危险的虚空之海,等待着一场未知的回响。发送完毕后,恒昙立刻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冥想状态,一方面恢复消耗的精神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将刚才的灵能波动彻底掩盖在看似平静的精神海面之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