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过崖顶,那震撼人心的仙踪遁去已过数息,崖上只余风吹云卷的呼啸,以及两个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复的身影。
令狐冲望着汐华道人消失的方向,只觉得心头空落落的,怅然若失。那等玄奇经历,如同大梦一场,若非脑海中烙印的《先天混元篇》清晰无比,体内更有一股清凉温和的暖流在四肢百骸缓缓自行运转,滋润经脉,舒爽无比,他甚至都要怀疑方才所遇皆幻。
“太师叔……”令狐冲忍不住开口,声音犹带着一丝梦呓般的飘忽,“那位前辈……真的走了?”
风清扬依旧立在原地,佝偻的身躯仿佛挺直了几分,脸上的皱纹似乎也被一种奇异的光泽抚平了些许。他眼中精光内蕴,不再是过去的锐利逼人,而是如同被拂去尘埃的古镜,映照着深邃天空。
“嗯。”风清扬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感,“仙缘已了,莫做小儿女态。能听得大道真言,是你我莫大造化。当谨记传法之德,持守誓言,更要……参悟所得!”
他深吸一口气,崖顶清冽的空气似乎都带着一丝被引动的、难以言喻的精纯气息,令他枯涸多年的肺腑为之一畅!随即,他不再多言,竟直接在这冰冷的崖顶盘膝坐了下来!
令狐冲见状,也连忙收敛心神,学着风清扬的样子坐下。脑海中,那篇深奥的《先天混元篇》口诀流淌而过,尤其是后半段关于“水火相济”、“阳中取阴”的意境描述,让他格外有感觉。那其中一句“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大岗”,如同惊雷般在他识海中炸开!
“强…弱…风…山岗…”令狐冲喃喃自语,心中仿佛推开了一扇新窗!之前苦练《独孤九剑》,讲究的是“无招胜有招”,料敌机先,攻其必救,核心在于“破”与“变”。而这“他强任他强”的心法,则似乎跳脱了“招数”的樊笼,直指一种更为圆融、更为高远的心境和对力量的本质理解!
他试着去体会那后半段口诀的真意:外界的压力(强)如狂风巨浪般袭来时,自身不必与之硬撼、不必立刻想着去“破”它、去“胜”它,反而应该像那扎根深厚、历经风雨的山岗(大岗),无论狂风多么猛烈,只是悠然承受,化劲卸力(清风抚),积蓄自身,等待时机。一种“守中抱一,以柔克刚”的明悟油然而生!他体内原本因独孤九剑而略显锋锐的内力气息,在此刻悄然变得更为圆转如意、绵长深远,如同山涧深潭,平静之下蕴藏着强大的生机与韧性。
数丈之外,风清扬闭目而坐,心神早已沉入一片波澜壮阔的认知海洋之中。前半段关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至理箴言,如同洪钟般在他精神世界轰鸣!
**损…有余…补…不足……** 短短八字,却与他毕生所学、尤其是独孤九剑追求“无招”、“避实击虚”、“攻敌之不得不守”的核心精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天道运行的规律,竟然也与最高境界的“技”隐隐相通?!
风清扬的精神力沿着这条思路不断深入:天地万物,本就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天道)之中。力量(或优势)过盛(有余),必遭削减(损);力量(或根基)薄弱(不足),却会得到自然的补充(补)以达到新的平衡。这正是天道运行的至高规律,也是一种“终极的公平法则”!
他回想着自己当年剑气之争时的惨烈画面:气宗高手内力雄浑(有余),却常被剑宗以巧妙招式、精准剑意(避其锋芒、攻其薄弱处)所破(损有余);剑宗精于奇招(有余),却又常因内力根基(不足)被气宗一力降十会(补不足)!这不就是天道在武功层面上的缩影吗?!原来他苦修一生的独孤九剑最高破法之理,其根源,竟是这玄之又玄的“天道平衡”?!
汐华道人短短一句话,便将他引以为傲的剑道境界,拔高到了触碰宇宙法则的高度!这简直是认知维度上的核弹!数十年困扰的心魔、对过往的偏执、对未来的迷惘,在这至高的“天道”俯视之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瓦解!
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贯穿身心!风清扬只觉得一道无形的精神屏障被彻底打碎,心灵无限地向外延伸扩张,仿佛与这浩浩天地、渺渺云气相连接。他体内那柄沉寂多年的“心剑”嗡嗡长鸣,剑气不再只是从体内发出,更隐隐引动着周围稀薄空间中无形的力量粒子,如同小溪汇入洪流!枯寂多年的宗师壁垒,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他周身,无形的气场自然流转,连崖顶的风流经过他身边时,似乎都变得柔和、有序起来,带着一种奇妙的韵律。
远处山峰之上。
林峰的身影悄然浮现,稳稳落在一块巨石之后。自从那无名炼气诀在他体内炼出那一点神秘莫测的紫芒后,他的感知能力便发生了质的飞跃。此刻,他凝神望去,双目如同最精密的鹰隼之眼,跨越数里之遥,思过崖顶的细微动静竟纤毫毕现!风清扬身上那无形气场的微妙流转,令狐冲脸上那沉浸参悟的表情,甚至他们内力波动的微弱变化,都清晰地映照在他强化的视觉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