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役谷的清晨,是在悠扬清越的钟声中醒来的。钟声穿透薄雾,回荡在连绵起伏的山谷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秩序感。石屋内,林无锋睁开双眼,结束了一夜的静坐调息。《基础引气诀》牵引着比外界精纯数倍的天地灵气,在体内如溪流般缓缓流转,滋养着筋骨脏腑,驱散最后一丝伤势的隐痛。腰间的流云剑安静地躺在手边,触手微凉。
新晋弟子们已在石屋外集结完毕。六十三人,衣着各异,有人兴奋难耐,有人紧张忐忑,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时不时瞥向山腰方向,那里是剑阁分院的核心区域。
“随我来。”几名早到几日、已然换上统一月白色外门弟子服饰的老生冷声招呼,语气淡漠。众人立刻噤声,排成并不整齐的队列,踏着湿滑的石阶,向着更高处进发。
穿行在如剑般直插云霄的主峰之间,云雾缭绕,灵气愈发浓郁精纯。山道两侧,亭台楼阁隐现,飞瀑流泉淙淙。不时有身穿深青色或月白色服饰的弟子御剑掠过天空,或背负长剑步履匆匆,浑身散发着凌厉精悍的气息。整个剑阁,如同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林无锋步履沉稳,眼神沉静。流云剑轻巧地悬在左腰,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山风吹拂,带着草木清气和隐约的剑气低鸣。此地环境远超他所经历的荒野,但真正让人趋之若鹜的,是那份系统而强大的传承——功法,剑诀!
杂役谷位于山脚偏隅,而新晋弟子们的目的地,则是在主峰中段一处背靠断崖的平台。一座通体由深灰色不知名巨石垒砌而成的巨大殿宇,矗立在平台尽头。殿宇样式古朴厚重,毫无雕饰,只有一种沉甸甸的沧桑感。两扇巨大的石门紧闭,门上并无匾额,只有两道深深的交叉剑痕,透露出凌厉无匹的锋芒。
这便是剑阁清河分院的核心重地之一——藏经阁!
石门两侧,各站着两名气息内敛、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剑修,他们身着深青色内门弟子服饰,佩剑悬腰,仅仅是站在那里,散发出的无形压力就让新晋弟子们呼吸一滞。这四名守卫,赫然都是剑豪境界的高手!
“肃静!”一名身着深紫色长老袍、面容清癯、眼神温和中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老者从石门旁走出。他便是掌管藏经阁与传功事宜的长老——传功长老,苏清寒。(注:此苏清寒正是前文分院核心长老之一,伏笔回收)
苏长老目光扫过新晋弟子,声音平和却字字清晰:“藏经阁,乃剑阁传承根基之一。尔等通过考核,踏入剑阁之门,便有资格在此选择功法剑诀。功诀分阶,森严有度。尔等需谨记心间。”
随着他的话语,一股无形的意念波动传开,功法分阶的体系清晰印入新晋弟子脑海:
剑阁功法,分四阶十二品:
尘泥阶:涵盖“剑徒”、“剑客”之境。功法朴实,奠基固本。
山岳阶:对应“少侠”、“游侠”之境。功法厚重,渐入精微。
云霄阶:对应“豪侠”、“剑尊”之境。功法玄妙,引动天地。
天元阶:对应“剑侯”、“剑圣”乃至更高。功法通玄,乃不传之秘。
每阶又分上、中、下三品(品级与功诀威能、玄奥程度挂钩,亦大致对应每大境界中的小层次,如剑徒初、中、后期)。阶位之间壁垒分明,修行者需境界稳固,根基夯实,方能尝试匹配下阶功法。强修高阶,如同稚童抡巨锤,非但无益,反受其害!此为铁律。
新晋弟子心神剧震。原来功法之路,竟如此层次分明!他们之前所得,不过是连阶位都评不上的粗浅引气法门!
“至于尔等此次选取之范畴,”苏长老继续道,目光落在新晋弟子身上,“新晋记名弟子,限选‘尘泥阶’功法一篇,剑诀一篇。根据入门考核最终评定等级,各有权限区域。”
“丙等者,入丁字区,选‘尘泥下品’功诀。”
“乙等者,入丙字区,选‘尘泥中品’功诀。”
“甲等者,”苏长老的目光在林无锋身上微不可察地停留了一瞬,“入乙字区,选‘尘泥上品’功诀。”
哗!
众弟子顿时议论纷纷!丙字区?乙字区?仅仅是一个品级的差距,所对应的功法威能、修行效率、后续潜力便可能天差地远!甲等资质带来的直接好处,此刻展露无遗!
苏长老对骚动视若无睹:“选功法如选路,贵在契合己身,而非一味贪高求奇。心性、路数、根基不同,强求匹配高阶,如同火木之属强修寒冰心诀,贻害无穷。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乃剑道正途。去吧。”
话音落下,沉重的藏经阁石门发出低沉轰鸣,缓缓向内开启。一股沉淀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墨香、纸香混合着淡淡的剑器锋锐之气,扑面而来。
新晋弟子们在老生的引导下,按评定等级列队,怀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依次步入这座象征着剑阁底蕴的殿堂。
林无锋走在乙等评级的队伍前列,踏入藏经阁大门。门内景象远超想象。并非金碧辉煌的书架林立,而是一个广阔异常的空间。光线来自穹顶镶嵌的柔和荧光石,将整片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