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实很快给于轩校尉当头浇了一瓢刺骨的冰水!
当“老黑”成功晋升至LV3,那原本看似宽阔的能量槽,容量陡然提升了数倍,如同小溪流骤然变成了需要灌注的池塘。而视线尽头,那标志着LV4的门槛,所需的能量更是呈几何级数疯狂攀升,像一个无底的深渊,冷漠地凝视着于轩的努力。
之前那段依靠生铁锭大礼包和日常零碎回收“打牙祭”就能看到能量条明显蠕动的美好时光,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常规的战场清扫,即使有他精心组建的“回收队”在尸体和残骸间辛勤翻找,并享受着“回收队”标签带来的那点微薄加成,收入的能量也变得杯水车薪,令人沮丧。
一场百人规模的小型冲突下来,士兵们累死累活,背负着沾满血污和泥泞的破损兵甲归来,经过“老黑”的转化,最终反馈到能量槽上的,往往只是那肉眼难以辨识的、微不足道的一小截蠕动。
于轩盯着脑海中那片几乎凝滞的、缓慢到令人心焦的能量条,眉头锁成了一个深刻的“川”字,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瓶颈了……妈的,遇到硬骨头了!”他低声咒骂着,内心的焦虑如同野草般疯长,“照这个龟速,攒够升级能量,怕不是要等到海枯石烂,猴年马月都指不上!必须想办法,必须提高效率!” 那种紧迫感,源于对自身实力停滞不前的不安,也源于对这个陌生世界潜在危险的忌惮。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开始更深入、更细致地剖析“老黑”的运行机制。核心规则是“无主战利品”。那么,如何最大化地制造“无主”状态?如何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收获,而不是在废墟里艰难地捡拾?
杀人夺宝?这条路效率其实并不高,战场混乱,装备损毁严重,能量折价厉害。而且,于轩灵魂深处那份来自现代文明的烙印,让他对为了“垃圾”而大规模屠戮生命,有着本能的抵触(除非是生死相搏的必要之战)。
这不仅是道德上的坎,更似乎与“老黑”追求“完整度”的隐含倾向相悖。
那么……逆向思维呢?
如果不杀死,只是剥夺敌人对装备的所有权和控制力呢?
一个念头,如同漆黑的夜空中划过的刺目闪电,瞬间照亮了他思维的迷障!
缴械!打晕!俘虏!
他猛地从粗糙的木椅上站起,在狭小的军帐内来回踱步,眼神锐利如鹰。军规!他拼命回忆着军规条例。好像有这么一条:对于被缴械、失去抵抗能力并主动投降的俘虏,其随身装备需由战胜方统一收缴,登记造册,最终充公处理。
那么,在这些装备被登记入库、正式划归朝廷军械库之前,从被收缴的那一刻起,到进入官方流程的那个时间差里,它们算不算是“无主”的?
至少在“老黑”那看似死板却又充满可钻空子的判定机制里,原主人已经失去了控制权,而新的所有权(朝廷)尚未被“老黑”认可或绑定……这个短暂的空窗期,这个所有权交接的模糊地带,是不是可以……操作一番?
于轩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随即开始“咚咚咚”地狂跳起来,如同擂响的战鼓。血液似乎瞬间涌上了头顶,让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
如果这个设想成立,那效率将不是简单的提升,而是质的飞跃!一场战斗,他的目标将不再是歼灭多少敌人,而是尽可能多地俘虏敌人,打晕敌人,用最小的杀伤,迫使他们“主动”放弃对装备的所有权!
然后,他麾下训练有素的“回收队”就可以像勤劳的工蚁,第一时间上前,在所有权尘埃落定之前,“接收”这些几乎完好无损的“高价值垃圾”!
这远比在血肉模糊、残肢断臂中艰难翻找要高效、快速得多!也更安全,减少了士兵被装死的敌人反扑或误触陷阱的风险!而且,俘虏和晕厥敌人身上的装备,通常保存得更加完整,甲胄不缺片,刀剑不卷刃,其蕴含的能量价值,远非战场废墟里那些破烂可比!
“刷……刷垃圾……”于轩眼中闪烁着极度兴奋而又带着一丝危险意味的光芒,他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嘴角勾起一个难以察觉的弧度,“对!就是‘刷’!像打游戏刷副本、刷材料一样,系统化、批量化地刷‘垃圾’!”
一个全新的、略带“邪道”色彩,甚至有些惊世骇俗的战术构想,在于轩的脑海中迅速膨胀、清晰、成型:不以歼灭和击溃为首要目的,而是以“控制”、“缴械”和“高效缴获”为核心战略目标。
优先攻击敌军的非致命部位。比如用钝器敲击头盔使其震荡晕厥,用巧劲卸掉关节使其失去行动能力,用精准射击击伤手臂或大腿使其无法握持武器或逃跑……力求在最小杀伤的前提下,使敌人批量失去战斗力。
比如晕厥、重伤失去抵抗意志、主动投降等等。然后如同风卷残云般“打扫”战场,将那些完好的、闪烁着诱人能量光泽的装备优先“回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