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艺巷,位于学宫外缘,与世俗接壤的一片灰色地带。这里龙蛇混杂,既有为学宫提供各类服务的匠人、商户,也有不少依附学宫而生的散修、小门派驻地,更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交易在此暗中进行。平日里人流如织,喧嚣鼎沸,是信息流通极快,却也极难追踪源头的地方。
听竹轩便坐落在百艺巷最深处,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据王浒交代,这里原本是一家经营古琴与竹制文玩的店铺,但早在半年前就已关门歇业,门窗紧闭,蛛网暗结,看上去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透着一股人去楼空的衰败气息。
张远、林素问、苏月璃三人,此刻正隐在“听竹轩”对面一家茶馆二楼的雅间内,透过半开的窗户,仔细观察着对面的情况。云浅舟和朱守拙则在巷口接应,留意是否有可疑人员进出百艺巷。李慕白依旧留守,试图从那幅三影图中解析出更多信息。
“表面看,确实像废弃已久。”林素问目光锐利,扫过听竹轩紧闭的大门和落满灰尘的窗棂,“但王浒所言若属实,此地便是重要的信息中转点,绝不可能真的无人问津。”
苏月璃端起茶杯,看似悠闲,琉璃般的眸子却微微眯起,低声道:“里面的气很杂,很乱……有灰尘和木头腐朽的味道,但……好像还有一点很淡很淡的,和那面破镜子很像的阴冷气,被刻意掩盖了,藏得很深。”
她的自然灵觉,再次提供了关键佐证。
张远默默运转文气,神识如同无形的触须,缓缓向听竹轩延伸。然而,就在他的神识即将触及那破败门扉的刹那,一股微弱却极具韧性的无形屏障挡住了他的探查,并将他的神识轻轻弹开。
“有阵法防护,很隐蔽,主要作用是预警和干扰探测,强度不高,但很精巧。”张远低声道。这证实了此地确有蹊跷。
“硬闯必会打草惊蛇。”林素问沉吟道,“需设法潜入,或者……引蛇出洞。”
“我去后面看看那个“标记点”。”张远说道。后门相对更为隐蔽,或许能找到更多线索。
他悄然离开茶馆,绕到百艺巷后方一条更为狭窄、污水横流的小巷。“听竹轩”的后门就在巷子尽头,同样破败不堪,墙角堆满了杂物。
按照王浒的描述,张远很快找到了墙角第三块略显松动的青砖。他小心翼翼地将砖块抽出,后面是一个小小的空洞,里面空空如也,并无任何标记。
“对方尚未启用这个联络点?还是已经启用并取走了标记?”张远心中思忖。他仔细感知着砖块和空洞,除了常年累积的潮气和尘土,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的能量残留。
就在他准备将砖块复位时,文海中,笔仙的声音忽然响起:“小子,等等!用你那刚悟出点皮毛的‘镇’字诀,凝聚一丝意念,轻轻压一下这块砖靠墙的那一面。”
张远心中一动,虽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照做。他指尖凝聚起一丝微不可察的金石文气,蕴含着一丝“稳固”、“探查”的意念,如同最轻柔的触摸,压向砖块内侧。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看似普通的青砖内侧,在被张远蕴含意念的文气触及的瞬间,竟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荡漾开一圈极其细微、肉眼难辨的涟漪!一道比发丝还要纤细数倍、近乎透明的银色纹路在砖石表面一闪而逝,随即隐没,仿佛从未出现过!
“这是……神念印记?!”张远心中一惊。这绝非王浒那种杂役弟子能留下的手段,其精妙和隐蔽程度,远超想象!这印记的作用,恐怕不仅仅是确认标记是否留下,更可能是一个反向的追踪信标!一旦有人在此留下标记或触动此处,留下印记的人便能立刻感知!
【“好狡猾的家伙!”】
笔仙啧啧道【“不仅单向联系,还在联络点埋了暗桩。留下这印记的人,修为和对神念的掌控,比那个韩执事强了不止一筹。小子,你们怕是钓到一条不小的鱼了。”】
张远心中凛然,迅速将砖块复位,清理掉自己来过的痕迹,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小巷。
回到茶馆雅间,他将自己的发现告知林素问和苏月璃。
“反向追踪印记……”林素问秀眉微蹙,“看来,对方比我们想象的更为谨慎和老辣。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需从长计议。”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撤离,另寻他法之时,一直盯着窗外的苏月璃忽然低呼一声:“有人来了!”
三人立刻凝神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普通灰色布衣、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的身影,出现在了百艺巷口。此人步履从容,看似与街上其他行人无异,但其行走的路线,却隐隐指向巷子深处的听竹轩!
他并未直接走向“听竹轩”正门,而是在巷内七拐八绕,利用人群和建筑的掩护,迂回着向目标靠近,行为极为警惕。
“是他吗?”张远精神一振。
“气息内敛,步伐沉稳,是个高手。”林素问做出了判断,手已按在了剑柄之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