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悄然流逝。自“文心阁”悄然运转,已过月余。
张远的修为在《百川汇海篇》与院长心得的双重滋养下稳步精进,文海愈发浩瀚,淡金色的气浪翻涌间,隐有潮汐之声。他对自身“金石文气”的掌控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心念微动,文气便可随心化作坚盾、利矛,或凝于体表形成无形屏障,运转圆融,少了最初的刻意,多了几分举重若轻的从容。
这一日,他正在院中演练,并指如笔,凌空虚划。道道凝练的金色文气破空而出,并非直来直往,而是循着某种玄奥的轨迹交织,隐隐构成一个不断流转、生生不息的简易防御阵势,将空中飘落的竹叶尽数阻挡、弹开。这是他结合阵法理念,对文气化形的新尝试。
“妙啊!”一声赞叹从旁边传来。
张远收势望去,只见李慕白手持画卷,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张远,你看!”他迫不及待地展开画卷。
画上并非山水人物,而是一道结构极其繁复、线条却流畅无比的复合符箓设计图。其中融入了“聚灵”、“固形”、“荆棘”、“微光”等多种基础符纹,彼此勾连嵌合,浑然一体,更妙的是,整个符箓的骨架结构,竟隐隐构成一个“山”字形态,自带一股沉稳厚重的意境。
“这是……你设计的?”张远细细观摩,眼中露出惊艳之色。这张设计图不仅构思精巧,更难得的是将“意”与“形”完美结合,已初具“道韵”。
“多亏了你的心得!”李慕白激动道,“我反复研读,又观察你平日文气运转,心有所感。此符我命名为“不动如山符”,若能成功绘制,防御力应远超普通不动符,更能反弹部分攻击!只是……其中几个能量节点转换,我还把握不准。”
张远接过画卷,仔细推演片刻,结合自身对文气流转的理解,指出了几处细微的结构调整建议。李慕白听得茅塞顿开,连连称善。
两人正讨论得投入,朱守拙和云浅舟也兴冲冲地联袂而来。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朱守拙胖脸放光,挥舞着一份账目,“咱们“文心阁”上个月净利三百功勋!云师妹联系的几个甲字房老主顾,对慕白绘制的“清心符”和“锐金符”赞不绝口,订单已经排到下个月了!”
云浅舟今日穿着一身水蓝色衣裙,更显聪慧伶俐,她笑着补充:“不仅如此,我还通过几位偏好金石类文气的师兄师姐,侧面打听到,近期学宫内并无大规模异常能量波动的传闻。这说明,那“千面幻镜”事件,可能只是孤立个案,或者是对方隐藏极深。”
她话锋一转,看向张远和林素问(林素问此时也闻声而来):“不过,我倒是听到一个有趣的传闻。有几位经常在“藏器阁”流连的师兄说,近几个月,阁中一些年代久远、特别是与上古宗门记载相关的冷门玉简,借阅记录似乎比往常多了一些,而且……借阅人信息有些模糊不清。”
藏器阁?上古宗门?
张远与林素问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这恰好与墨铮长老提及的“幻魔宗”线索隐隐吻合!
“可知具体是哪些玉简?”林素问立刻追问,声音清冷。
云浅舟摇摇头:“藏器阁借阅记录受学宫律法保护,我能打听到这些已属不易。不过,若是执律弟子持令调查,或许……”
正在此时,一道青色传讯符如流光般飞至林素问面前。她神识一扫,脸色微变。
“墨师传讯,令我等速去律法殿。”她看向张远,“他在后山例行巡查时,发现了一处疑似人为破坏的古老禁制,残留的气息……与黑风林中那‘千面幻镜’有几分相似!”
众人心中皆是一凛。
风波再起!而且,此次是在学宫核心区域的后山!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出发。”张远沉声道,眸中精光内敛,初具锋芒。
林素问点头,对朱守拙和李慕白道:“你二人留守,继续关注文心阁与藏器阁的动向,若有异常,及时传讯。”
朱守拙和李慕白深知此事凶险,自身修为不足,连忙郑重应下。
云浅舟却上前一步,将一枚小巧的玉符塞到张远手中,快速低语:“张师兄,这是我云家特制的“子母同心符”,子符你带着,若遇紧急情况或需远程联络,捏碎即可,我这里的母符便能感知大致方位并示警。或许能派上用场。”
张远感受到她话语中的关切,心中一暖,接过玉符:“多谢云师妹。”
苏月璃不知从何处翩然落下,赤足点地,无声无息。“这么热闹的事,怎么能少了我?”她笑吟吟地看着张远和林素问,“后山那片地方,我熟得很,说不定能帮你们避开些不必要的麻烦。”
她没有明说,但众人都明白,她所指的“麻烦”,恐怕不仅仅是学宫设下的普通禁制。
张远看向林素问,见她没有反对,便对苏月璃点头:“有劳月璃姑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