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鼎峰,地火殿,甲字三号炼丹室。
此处并非赵小二平日所用的普通丹室,而是林婉清作为筑基中期资深丹师,且有家族背景支撑,方能长期预约使用的顶级丹室。室内的灵气明显比外界浓郁数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多种灵草混合的清新药香,闻之令人心神宁静。中央处,一座通体由暗红色“暖阳玉”打造的丹炉稳坐于引火口之上,炉身符文流转,隐现宝光,显然品质极佳。地火口处幽蓝色的稳定火舌舔舐着炉底,将室内的光线映照得微微摇曳。
赵小二站于丹炉左侧辅位,神情专注,仔细地最后一次清点着身旁玉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的灵材。雪玉参、寒髓芝、玉露花……无一不是炼制“雪参玉露丹”的主辅药,处理得恰到好处,灵气盎然。他心中暗赞,林师姐准备工作之细致,远超自己平日炼丹。
林婉清立于主位,一袭月白道袍衬得她身姿挺拔,清丽的面容上此刻唯有肃然。她并未多言,只是目光扫过所有材料,确认无误后,便朝赵小二微微颔首。
“赵师弟,我们这便开始。”她的声音清冷,如同山间冷泉,却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沉稳,“雪参玉露丹,位列三阶上品,功效在于纯净灵力,滋养经脉,对筑基修士稳固境界、祛除丹毒颇有奇效。其炼制难点,在于雪玉参药性寒中带燥,与寒髓芝的至阴至寒,以及玉露花的温润平和,三者融合时极易产生冲突,导致药性相冲,轻则品阶下降,重则炸炉损丹。”
赵小二认真聆听,点头道:“师姐放心,师弟必竭尽全力,护持辅位,绝不分神。”
“好。”林婉清不再多言,纤纤玉指掐动法诀,一道精纯的筑基中期灵力打入丹炉。嗡的一声轻鸣,炉盖缓缓升起,炉内预热已完成,温度恰到好处。
炼制正式开始。
林婉清手法娴熟,如行云流水。她首先取过那株婴儿手臂粗细、通体雪白剔透的雪玉参,以灵力包裹,悬于炉火之上,并不直接接触火焰,而是利用炉内的高温环境,缓缓逼出其中蕴含的乳白色参液。这个过程极为考验耐心与控火,火力稍猛,参液便带焦糊之气,药性受损;火力稍弱,则提炼不尽,杂质残留。
赵小二全神贯注,他的任务除了在特定阶段投入辅药外,更重要的是以自身精微的控火能力,配合林婉清的主火,维持炉内各个区域温度的稳定与均衡。他神识探出,细细感知着炉内药液每一分细微的变化,双手虚按,灵力如丝如缕,调控着地火的大小与分布。
时间在寂静而紧张的劳作中悄然流逝。
雪玉参液提炼完毕,呈现纯粹的乳白。接着是寒髓芝,此物性极寒,需以文火慢煨,将其中的湛蓝色寒性能量缓缓萃取而出,又不能让其寒气影响之前提炼好的雪参液。林婉清操控主火绕开参液区域,单独处理寒髓芝。赵小二则配合着,以自身灵力在炉内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两边药性的初步接触,同时确保寒髓芝区域的温度恒定。
数个时辰后,主药精华均已提炼成功,在丹炉内分隔而存,莹莹发光。接下来便是投入十余种辅助灵材,这些辅药的处理相对简单,但投入的时机、炼化的火候同样不容有失。赵小二严格按照林婉清事先交代的顺序与要求,精准无误地将一味味辅药投入,或淬炼成粉,或熬炼成膏,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与林婉清的主控节奏完美契合。
林婉清虽面色不变,心中对赵小二的评价却再次拔高。此子灵力精纯远超寻常筑基初期修士不说,这份对火候的细腻感知和精准控制,简直不似他这个年纪和修为所能拥有,更难得的是心性沉静,毫无年轻人常见的毛躁。难怪吴师叔对他青眼有加。
终于,所有药材的前期处理完毕,来到了最为关键,也是最凶险的一步——药液融合!
林婉清深吸一口气,眸中精光一闪,法诀一变,炉内那分隔药液的无形屏障瞬间撤去。
“融!”
她低喝一声,以自身强横的神识与灵力为主导,开始强行将雪参液、寒髓芝精华以及诸多辅药药性揉合在一起。
刹那间,丹炉内原本平静的各色药液剧烈翻滚起来,不同属性、不同特性的药力如同脱缰的野马,开始猛烈冲撞!冰寒与温润交织,燥烈与阴柔抗衡,炉内灵气波动变得极不稳定,连那稳固的暖阳玉丹炉都开始发出低沉的嗡鸣,炉身微微震颤。
林婉清光洁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全力运转功法,神识化作千丝万缕,试图梳理、安抚那些狂暴的药力,引导它们走向融合。然而,雪玉参那潜藏的燥性,在与寒髓芝的极致寒气碰撞后,似乎被彻底激发,形成一股顽固的冲突核心,使得融合进程异常艰难,药力在融合与溃散的边缘剧烈摇摆。
赵小二同样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辅助调控的地火,因炉内药力的狂暴而变得难以驾驭,时而需压制,时而需助燃。他紧守辅位,将自身控火之能发挥到极致,竭力维持着炉火的基础稳定,为林婉清分担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