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洞府的炼丹室,远比丙等洞府那简陋的石室要宽敞和完善。地面以赤阳玉铺就,能有效汇聚地火,墙壁铭刻着稳固温度、隔绝干扰的阵法符文。中央那座暗红色的丹炉,虽非极品,却也品质上乘,炉身符文流转,隐隐与地火脉相连,操控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赵小二盘坐在丹炉前的蒲团上,神情专注。他面前摆放着三份炼制“真元丹”的材料,分别是主药“凝元草”,以及辅药“玉髓花”、“地灵根汁液”和“百年石乳”。这些材料或是用宗门月例兑换,或是用之前积攒的贡献点换取,价值不菲。
真元丹,筑基期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修炼丹药之一,能精纯、壮大修士的液态真元。其炼制难度,远非炼气期的“聚气丹”、“辟谷丹”可比。不仅对灵草年份、药性搭配要求苛刻,更关键的是,对炼丹师的神识强度、真元掌控以及火候把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开始吧。”
赵小二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指尖掐诀,一道精纯的木属性真元打入丹炉下方的控火法阵。
嗡!
地火被引动,一道稳定的赤红色火舌自地脉中涌出,包裹住丹炉底部。他小心翼翼地操控着真元,调节着火焰的大小与温度。筑基之后,真元化液,对火焰的掌控力确实提升了不少,但那种需要将真元如丝般细腻、持续不断地输出,以维持一个极其精确温度范围的要求,依旧让他感到吃力。
他首先拿起“凝元草”。此草需以文火慢煨,逼出其中蕴含的精纯元气,火力稍猛,则药性焦糊;火力不足,则元气提炼不纯,影响成丹品质。
赵小二全神贯注,神识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深入到丹炉内部,感受着凝元草在火焰炙烤下的每一分细微变化。他能“看”到草叶缓缓卷曲,一丝丝淡白色的元气被逐渐萃取出来,在炉内盘旋。
然而,就在他以为一切顺利,准备投入“玉髓花”进行融合时,神识感知中,那团被萃取出的凝元草原气内部,一丝极其微弱的、属性略显燥烈的能量节点忽然失衡。
“不好!”
他心中警兆刚生,还未来得及调整火力,炉内那团原本稳定的白色元气猛地一颤,旋即颜色迅速转为灰黑,发出一股焦糊之气。
噗——
一声轻响,炉盖微微震动,一股黑烟从气孔中冒出。
第一炉,失败。
赵小二眉头微皱,挥手驱散焦糊味,清理丹炉。他并未气馁,仔细回味着刚才失败的那一瞬。问题出在对凝元草内部能量结构感知不够透彻,以及真元输出在那一瞬间出现了极其细微的波动,导致火力未能及时跟上变化。
“筑基期丹药,对神识和火候要求更高。”他低声自语,道出了初尝失败后的真切体会。炼气期炼丹,更多是依葫芦画瓢,记住步骤和大致火候即可。而筑基期丹药,每一步都需要炼丹师以强大的神识洞察药性本质,并以精微的真元操控来应对瞬息万变。
休息片刻,待心神与真元恢复圆满,他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这一次,他更加小心。在萃取凝元草原气时,他甚至动用了超过平时一倍的神识力量,死死锁定那团元气,不放过任何一丝能量涟漪。同时,丹田内的液态真元被极力约束,输出如涓涓细流,稳定得可怕。
凝元草原气顺利萃取完毕,颜色纯正。他适时投入“玉髓花”。玉髓花性温润,需以特定的震荡火力,使其药液与凝元草原气缓慢交织。
然而,就在两种药液开始接触、融合的刹那,异变再生。两种不同属性的药力似乎产生了某种排斥,接触面出现了细微的能量乱流。赵小二神识察觉到不对,立刻试图加大真元输出,以更强的火力强行压制、融合。
但他还是慢了一瞬,或者说,他对筑基期真元在精细操控下的爆发速度预估不足。那股排斥之力骤然扩大,原本缓缓旋转的药液团猛地炸开!
轰!
炉内一声闷响,炉盖都被震得跳了一下。
第二炉,再次失败,而且是更为彻底的药性冲突导致的爆散。
赵小二脸色微微发白,连续两次失败,尤其是第二次对心神的消耗颇大。他闭目调息,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药液融合失败的那一幕。
“是了,玉髓花与凝元草的融合,并非强行压制,而是需要引导……如同水乳交融,需找到那个平衡点,而非蛮力。”他若有所悟。筑基期丹药的炼制,更注重“意”与“理”,而非单纯的“术”。
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对自身筑基真元的特性,尤其是在高精度、高负荷操控下的极限,还不够了解。
他没有立刻开始第三次尝试,而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边恢复,一边在脑海中反复推演整个炼丹过程,尤其是药性融合那最关键的一步。
半个时辰后,他睁开双眼,眸中恢复清明。他没有去动第三份材料,而是心念一动,沟通了怀中那枚一直贴身佩戴的残破玉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