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光微熹。
赵小二并未急于沉浸在新洞府浓郁的灵气中修炼,也未立刻去研习《青云炼气诀》筑基篇,而是依照师尊吴清风的嘱咐,以及宗门规章,离开了丹鼎峰,驾驭着已然升级至中品法器的“墨守”飞剑,化作一道不起眼的青色流光,朝着青云宗主峰方向的一座偏殿飞去。
魂灯殿。
此殿并非坐落于主峰最显眼、最繁华的地带,而是位于一处相对幽静,甚至带着几分肃穆的山谷之中。殿宇通体由一种深灰色的“镇魂石”砌成,造型古朴厚重,不见飞檐斗拱的华丽,只有简洁的线条与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山谷内林木森森,却奇异地听不到太多鸟鸣虫嘶,唯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更添几分静谧与深沉。
尚未靠近,赵小二便感觉到一股无形无质,却直透神魂的奇异力场笼罩着整个山谷。这力场并非压制,更像是一种温柔的包裹与探查,让人不由自主地收敛心神,生出敬畏之感。
他降下飞剑,落在魂灯殿前方以巨大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上。广场空旷,仅有寥寥数名弟子进出,皆步履轻缓,神色庄重,无人喧哗。
迈步走入殿门,一股混合着檀香、古老纸张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灵性气息扑面而来。殿内光线略显昏暗,唯有两侧墙壁上镶嵌着的长明灯,散发出稳定而柔和的光芒。视线所及,是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巨大木架,这些木架不知以何种灵木制成,色泽暗沉,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而每一格木架之上,都放置着一盏造型古朴的青铜油灯。
灯盏样式统一,灯身刻满了细密而玄奥的符文,灯内盛放着清澈如水的特殊灯油,一根同样材质、色泽略显黯淡的灯芯静静立于其中。绝大多数灯盏都安静地燃烧着,豆大的灯火稳定而明亮,颜色各异,有的炽烈如阳,有的温润如水,有的锋锐如金,映照出灯身上铭刻的一个个名字与所属峰头。
这里,便是青云宗所有内门弟子、真传弟子以及长老们的魂灯所在。灯火象征着生命与神魂的状态,灯在人在,灯灭人亡。一旦有弟子在外遭遇不测,魂灯便会产生相应变化,宗门便能第一时间知晓,甚至能通过秘法追溯最后的情景。
此地,可说是青云宗传承延续的根基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殿内值守的弟子不多,皆身着素白服饰,气息沉静,修为赫然都在筑基期以上。他们默默地擦拭着灯盏,或者记录着什么,对于赵小二的到来,只是抬眸看了一眼,便继续手中的工作,显然早已习以为常。
赵小二环视一周,走向大殿深处一张古朴的木案。案后,坐着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穿着深灰色长老服饰的老者。他正闭目养神,气息与整个魂灯殿仿佛融为一体,深不可测。赵小二甚至无法准确判断其修为,但至少是金丹期,甚至可能更高。
“弟子赵小二,丹鼎峰新晋内门弟子,奉师命前来留存魂灯印记。”赵小二在案前站定,恭敬行礼,同时递上了自己的内门弟子令牌。
灰衣老者缓缓睁开双眼。他的眼眸并不显得浑浊,反而异常清澈,如同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目光落在赵小二身上,带着一种穿透表象,直抵本源的力量。
他接过令牌,神识一扫,微微颔首,声音苍老而平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嗯,吴清风那小娃娃座下的?不错,根基扎实,神魂凝练。随老夫来。”
老者站起身,并未见如何动作,身形便已飘然移至一侧的空置木架前。他从架上取下一盏未点燃的崭新青铜魂灯,灯身上尚无一字。
“凝神静气,放开心防,引动你的一缕本源魂息,汇于指尖。”老者手持魂灯,对赵小二吩咐道,语气不容置疑。
赵小二深吸一口气,依言而行。他闭上双眼,心神沉入识海,摒弃所有杂念。对于修士而言,本源魂息至关重要,与神魂、性命息息相关,轻易不可示人。但在此地,面对宗门的核心传承仪式,他必须给予绝对的信任。
他小心翼翼地,从自身神魂本源中,分离出细如发丝、几乎微不可察的一缕。这一过程极为微妙,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剥离之感,但并不痛苦。那缕无形的魂息在他意念引导下,缓缓汇聚于右手食指指尖。
就在魂息离体的瞬间,赵小二感觉到自身与那缕魂息之间,产生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微弱联系。
“点。”
老者低喝一声,声音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
赵小二指尖那缕无形魂息,仿佛受到牵引,倏地没入魂灯那根黯淡的灯芯之中。
嗡——
一声轻微的、仿佛来自灵魂层面的震颤响起。
那根原本黯淡的灯芯,自顶端开始,一点点亮起温润的白色光芒,这光芒并不刺眼,反而给人一种安宁、稳固之感。光芒缓缓向下蔓延,最终将整根灯芯点亮。
噗。
一声轻响,豆大的白色灯火稳定地燃烧起来,光芒纯净,火苗笔直向上,没有丝毫摇曳。与此同时,灯身之上,灵光流转,自动浮现出“丹鼎峰·内门·赵小二”的字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