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峰的指尖碾过茶杯边缘,一圈浅淡的茶渍在白瓷上晕开。窗外是深秋的午后,梧桐叶被风卷着掠过防盗窗,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是他退役后第三年的平静,也是他最珍视的日常。妹妹小雨坐在对面的书桌前,台灯暖黄的光落在摊开的《三国志集解》上,她的铅笔在书页边缘写写画画,偶尔抬头抱怨:“哥,你上次说带我去省博看新展出的汉代简牍,什么时候兑现啊?”
凌峰笑了笑,刚要开口,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名字是“老陈”——他在刑警队时的队长。这个时间点的来电,绝不会是闲聊。
“凌峰,来队里一趟。”老陈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熟悉的紧绷感,“城郊那处废弃仓库,发现了和去年‘消失案’一样的痕迹。”
凌峰的笑容瞬间凝固。去年夏天,他就是因为调查一桩“活人凭空消失”的案子,误入了爱丽丝所说的“时空裂缝”。那片扭曲的空间像一张贪婪的嘴,吞噬了三名受害者,也差点把他永远困在平行时空里。后来虽然和爱丽丝一起修复了裂缝,但那股冰冷的、不属于这个世界的气息,至今仍让他脊背发凉。
他记得当时在裂缝中看到的景象——无数支离破碎的历史碎片漂浮在黑暗中,每一片都承载着某个时代的记忆。那些被篡改的竹简、错位的文物、甚至扭曲的人物面孔,仿佛在无声地呐喊。而这次,历史篡改者的目标显然更加明确,他们不再满足于试验,而是要将毒手伸向整个华夏文明的根基。
“我已经不是警察了。”凌峰下意识地拒绝。他退役是为了小雨——父母在考古现场意外去世后,妹妹是他唯一的牵挂。他不想再让她担惊受怕。
“我知道。”老陈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现场发现了一样东西,你必须来看。”
半小时后,凌峰站在了城郊仓库的警戒线外。仓库的铁皮门被撬开,锈迹斑斑的门框上挂着一条撕裂的黑色布条,布条上绣着一个诡异的符号——像是樱花与蛇的结合体,正是去年“消失案”中,受害者身上发现的唯一线索。他凑近观察,发现符号的蛇纹竟在微弱地闪烁,仿佛有生命般蠕动,让人不寒而栗。
“进去看看。”老陈递给他一副手套,“技术队刚提取完指纹,没发现有用的东西,但仓库深处有个奇怪的装置。”
仓库内部弥漫着霉味和铁锈味,地面散落着废弃的纸箱和塑料瓶。走到仓库尽头,凌峰的瞳孔骤然收缩——墙角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金属箱,箱体上布满了复杂的线路,顶端插着一根玻璃管,管内漂浮着淡蓝色的光点,正随着空气的流动微微闪烁。光点中隐约可见细小的文字碎片,像是被撕碎的典籍残页。
“这是什么?”凌峰蹲下身,指尖刚碰到金属箱,一股熟悉的眩晕感袭来——和去年时空裂缝中的感觉一模一样。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些零碎的画面:燃烧的赤壁战船、手持篡改器的黑影、以及被改写后的历史长河中,曹操高举战旗的扭曲景象。
“不知道。”老陈递过来一张照片,“但我们在箱子底部发现了这个。”
照片上是一块破碎的竹简,竹片呈焦黑色,边缘有被高温灼烧的痕迹,上面刻着几个扭曲的隶书:“赤壁之火,当为曹胜。”字迹的笔锋凌厉,却透着一种不自然的僵硬,仿佛是被某种机械强行刻下的。
凌峰的心脏猛地一跳。小雨昨天还在跟他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风向是关键——如果曹操获胜,整个三国的历史都会改写。而这块竹简上的文字,明显是在篡改历史。他想起古籍中记载的“天意不可违”,若历史被人为扭转,时空秩序必将崩塌,无数平行世界将陷入混乱。
“还有更糟的。”老陈的声音带着寒意,“我们查了仓库的监控,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去年帮我们分析‘消失案’的古籍修复专家,王启年。”
凌峰的眉头皱得更紧。王启年是业内权威,去年“消失案”中,正是他鉴定出受害者身上的符号来自樱花国某神秘组织。但现在,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监控画面中,王启年戴着口罩,眼神却透着一种诡异的狂热,他熟练地操作着金属箱上的按钮,仿佛在启动某种禁忌的仪式。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一阵骚动。凌峰起身跑出去,只见小雨站在警戒线外,手里举着一个笔记本,脸上满是焦急:“哥!我在学校考古社团的群里看到有人发了这个!”
她递过来的笔记本上,贴着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片被破坏的汉墓遗址,地面上散落着几片竹简,其中一片上的符号,和仓库门框上的布条符号一模一样。凌峰注意到,竹简的材质并非汉代常见的青竹,而是一种泛着金属光泽的未知材料,刻痕整齐得如同激光切割,完全没有手工刻写的痕迹。
“这是哪里?”凌峰问道。
“城郊的汉墓群!上周社团去实习,我同学偷偷拍的,老师说这是盗墓贼留下的,但我觉得不对——”小雨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颤抖着指向照片,“这些竹简的刻痕太新了,像是用激光刻的!而且符号的位置……明显是故意破坏墓葬原有的结构,他们在用考古手段掩盖篡改的痕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