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小比的结果,如同一块投入玄冥宫这潭深水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林薇预想的要持久和广泛。一个身份低微的杂役,竟能在“辨材”与“萃灵”两项考核中脱颖而出,最终破格晋升为外门弟子,这本身就是一个足够引人议论的话题。更何况,她背后似乎还站着那位以严苛和神秘着称的药师学徒墨渊。
各种猜测和流言在底层弟子中悄然传播。有人说她走了狗屎运,恰好擅长考核的内容;有人说她定然是墨渊暗中培养的秘密武器;更有人恶意揣测,她与墨渊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
对于这些,林薇充耳不闻。她很清楚,言语是这世上最无用也最危险的东西之一。她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快适应新的身份和环境,并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夯实基础,悄然成长。
晋升外门弟子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居住条件的改善和资源的供给。她搬离了那间拥挤肮脏的杂役房,分配到外门弟子区域一间独立的、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干净整洁的石屋。石屋内有简单的家具,一个可以打坐修炼的蒲团,甚至还有一个微型的、能够稍微汇聚些稀薄灵气的低级聚灵阵。
每月,她可以领取到固定份额的下品灵石、基础的修炼丹药(如效果远胜“回气散”的“凝元丹”),以及一次进入“传功阁”一层查阅基础功法和典籍的机会。
这一切,对于在废弃库房中挣扎求存许久的林薇而言,不啻于从地狱踏入了……至少是人间。
然而,福兮祸所伏。新的身份也意味着更多的关注和束缚。她不再能像以前那样,几乎完全隐匿在药庐最底层的角落。作为外门弟子,她需要定期完成宗门指派的任务,比如巡视特定区域、协助处理某些公共事务,或者参与一些集体性的演练。这大大压缩了她独自研究和个人修炼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墨渊的“关注”并未因她身份的改变而减少,反而更加名正言顺。他以“指导”新晋外门弟子为由,将她名义上划归乙字七号丹房管辖,她每月仍需完成一定份额的、由他指定的药材处理任务,美其名曰“巩固技艺,勿忘根本”。这些任务的难度和危险性,比起在废弃库房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林薇明白,这是墨渊在她脖子上套上的新枷锁,既继续榨取她的价值,也时刻提醒她,她的“根”依旧握在他手中。
她必须尽快获得力量,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而力量的源泉,在于修炼。
这一日,她拿着新领取的身份令牌,第一次踏入了玄冥宫的传功阁。
传功阁并非她想象中那般金碧辉煌,反而透着一股森严肃穆的气息。建筑通体由一种暗沉的黑石垒成,高耸入云,表面刻满了密密麻麻、流转不息的符文,散发出强大而古老的禁制波动。阁内光线昏暗,只有长明灯跳跃的火光,映照着无数排列整齐、散发着各色微光的玉简和古籍书架,空气中弥漫着书卷和岁月沉淀的味道。
按照规矩,她只能在第一层活动。这里收录的大多是黄阶下品、中品的功法和一些基础的修真百艺典籍。饶是如此,那浩如烟海的玉简依旧让林薇感到震撼。《基础炼气诀》、《庚金诀》、《厚土诀》、《御风术详解》、《低阶符箓大全》……种种她曾只在系统资料中见过名称的典籍,如今真切地摆放在眼前。
她的时间有限。直接攻击或防御类的功法暂时不在她的优先考虑范围,那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和实战积累,非一日之功。她需要的是能够快速提升她生存能力,尤其是与她那特殊任务可能产生关联的功法。
她的目光在书架间缓缓扫过,精神力高度集中,试图感知这些玉简散发出的细微能量波动。大部分功法气息平和或锋锐,与她之前接触过的能量性质大同小异。
直到她的目光落在角落一个不起眼的、甚至落了些灰尘的黑木架子上。这个架子上的玉简数量很少,光泽也明显比其他架子暗淡。她走近了些,看到架子上标注着“杂项”、“偏门”、“残卷”等字样。
就在这里,她感受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与她之前模拟“虚无”意境时,以及触碰噬灵矿力场时产生的感觉,有几分隐隐相似的……“沉寂”与“包容”的气息。
她仔细寻找,最终从架子最底层,抽出了一枚颜色灰暗、表面甚至有几道细微裂纹的黑色玉简。玉简入手冰凉,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玄水诀(残)》。
玄水?
林薇心中一动。在她有限的认知里,水属性功法多以“柔韧”、“滋养”、“变化”着称。但这枚玉简散发出的气息,却带着一种更深沉的、仿佛万载寒渊般的“静”与“纳”。
她将精神力探入玉简。
开篇并非具体的行功路线,而是一段总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然玄水非普世之水,乃幽冥之泉,九幽之暗,其性至阴至寒,至静至深,可纳百川,可容万秽,可蚀万物,亦可……孕化生机于死寂之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