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观大师请示道:师叔,明王诚意拳拳,我等该如何应对,还请师叔示下。”
枯荣知众人心意已动,淡然问道:本观,我等习武所为何事?
本观不假思索答道:为弘法护国,卫道降魔。”
枯荣继续追问:若要降魔,当用何种功夫?
本观斩钉截铁道:自是看家本领一阳指。”
你的一阳指如今修至第几品?
......
本观这才恍然,略显窘迫道:仅至第四品。”
其余几位本字辈高僧也回过神来,本因合十道:师叔教诲得是,我等连一阳指都未臻化境,又何必觊觎他人武学秘籍。”
师叔十余年不见外客,今日破例接见明王,已是看在吐蕃国师的面子上。
明王请回吧。”
鸠摩智心中惊疑,这些僧人竟能抵挡绝世武学的 ** 。
软语相求不成,他面色一沉:既如此,恕小僧直言。
若天龙寺执意不借六脉神剑,只怕有碍吐蕃与大理两国邦交!
此言一出,众僧俱是怒目相向。
枯荣大师白眉颤动,虽知大理国力不及吐蕃,但段氏既是皇族亦是武林世家,岂容这般胁迫?
顷刻间,数道指力破空而至。
众僧为应对六脉神剑之请,特意研习这套剑法应敌。
可惜每人仅通一脉,纵使结阵联手,仍难敌吐蕃国师精妙武功。
段誉在旁心急如焚。
他虽熟记剑谱,却因内力全无束手无策,此刻才悔恨平日不肯勤修一阳指。
枯荣大师见状,突然将剑谱掷入烛火。
鸠摩智勃然大怒,正欲痛下 ** ,忽闻锐器破空之声——
一柄长剑擦着他面门插入青砖,剑柄犹自震颤不休。
鸠摩智后背沁出冷汗,若非闪避及时,此刻怕已命丧黄泉。
何方高人?请现身一见!吐蕃国师强作镇定喝道。
殿外传来清朗笑声:不想今日天龙寺如此热闹,本公子也来瞧瞧!
朱红殿门无风自开,众人只觉眼前一花,殿中已多出一对年轻男女。
黑衣男子约二十出头,气度不凡;身旁少女着粉衫,明眸皓齿甚是灵动。
......
......
段誉定睛一看,喜出望外:苏大哥!钟灵姑娘!
苏澈嘴角微扬,将插在地板上的长剑轻轻抽出,温声道:段世子,别来无恙。”
段誉快步上前,满脸欢喜:苏大哥!上回无量山多亏您仗义相助,否则段誉可就遭殃了!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苏澈淡然摆手,目光扫过众人,故作不解道:不知此处发生何事?
段誉急切道:这吐蕃僧人强索六脉神剑,几位大师好言相劝他仍不罢休。
伯父与高僧们联手都难以制服,苏大哥来得正好...
誉儿慎言!段正明急忙喝止,暗自思忖:此人先前冷眼旁观段延庆行凶,若非同谋便是武功深不可测。
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宜得罪,连忙拉住侄儿。
苏澈故作惊讶:这不是保定帝么?怎地出家了?不必担忧,在下与段世子有些交情,今日途经此地听闻打斗声,特来一观。”
段正明闻言哑然,忽忆万劫谷旧事,心下稍安。
一旁的鸠摩智面色不豫,强压怒火合十道:贫僧鸠摩智,不知阁下为何出手暗算?
原来是国师大人。”苏澈拱手笑道,方才见诸位切磋,一时手痒掷剑助兴,险些误伤大师,实在抱歉。”言语间暗含讥讽。
鸠摩智眼中寒光一闪:久闻苏公子连败四大恶人与慕容复,贫僧此番东来正欲领教中原绝学,不知可否赐教?
苏澈似笑非笑,心中默念:系统,调取鸠摩智属性面板。”
“叮,鸠摩智修为已达后天后期,却因强练少林七十二绝技导致体内暗伤潜伏,隐患一旦发作,轻则功力全失,重则性命不保。”
苏澈眼底掠过一抹了然,暗想:“果然不出所料。
这鸠摩智痴迷武学,虽对慕容博赠予少林绝技一事心存疑虑,却终究抵不住神功 ** ,硬练七十二绝技埋下祸根。
如今他尚不自知,竟还觊觎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
“大师何必绕弯子?既然想与苏某切磋,苏某自当奉陪,请!”
苏澈早已看穿鸠摩智心思,却毫无惧意。
对方虽精通少林绝技,但自己身负数门神功,修为更胜一筹,岂会畏战?更何况,他还惦记着鸠摩智的火焰刀法——若不将其彻底击败,如何能让这吐蕃国师甘心交出秘籍?
“好!苏公子痛快!”
鸠摩智在吐蕃时便听闻中原武林新崛起一位年轻高手,连败四大恶人与“南慕容”
,自然不敢小觑。
他当即催动内力,一记大力金刚指直逼苏澈而去。
苏澈长剑倏然出鞘,凌厉剑气迎上指力,两股劲力相撞,铿然作响后双双消散。
天龙寺众高僧面露骇然。
他们深知鸠摩智实力,未料这突然现身的青年竟能与之抗衡。
而场中二人却心知肚明——方才交锋不过是试探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